5月14日,记者再次来到东至县胜利镇,全镇3000多亩羊肚菌已收获完毕,农田也已开始轮作,种上了玉米、大豆等农作物。
羊肚菌,被誉为“菌中之王”。在胜利镇这个以“整镇”力度来推进羊肚菌产业发展的地方,从进入新年以来,除了正月初一,种植户几乎没有休息,一直在田间地头仔细照料羊肚菌的生长,直至收获。
不一般的辛苦付出,带来了更加沉甸甸的收获。
“今年全镇的鲜羊肚菌总产量超百万斤,截至目前已实现2000多万元的销售额。”东至县胜利镇党委书记金仁
这样的情形,在全省都不常见。“菌中之王”为什么能在这个镇“批量造富”?
追溯根源,离不开一个普惠金融的模式创新探索——“农业产业链生态担保模式”。
3年涨11倍
胜利镇位于东至县北部,东临升金湖,西靠长江,与安庆市望江县隔江相望。该地区有适宜羊肚菌生长的腐殖质层,气候条件也能较好满足羊肚菌的生长需求。
今年4月羊肚菌收获扫尾阶段,记者走进胜利镇南丰村,只见一个个黑色大棚内,一朵朵羊肚菌鲜嫩肥厚,乳白色的菌柄支撑着灰褐色的菌盖,村民们正手拿小刀,采下羊肚菌并放入篮中。
而在胜利镇吉阳村的羊肚菌加工工厂,一筐筐新鲜采摘的羊肚菌在经历摆盘、烘干、分拣等步骤后,最终被送入冷库,等待销往全国各地。
“羊肚菌每季至少能采摘三茬,头茬品质最好,每6斤至7斤鲜菌能烘干出1斤干菌;长到第二茬时,每8斤至10斤鲜菌才能出1斤干菌;等到第三茬时,每1斤干菌就需要12斤左右的鲜菌。”吉阳村党支部副书记檀同祥介绍,在胜利镇,羊肚菌在每年11月底开始种植,次年的2月中下旬就开始收头茬,在4月底前完成多茬收割。
羊肚菌广受市场欢迎,价格也相对较高。檀同祥告诉记者,目前每斤鲜菌价格就在40元左右,制成干菌之后,会根据羊肚菌的大小分级销售,“一些个头小的羊肚菌,价格在每斤300元;中等个头的,价格在每斤450元至500元,大个头的每斤价格能超千元。”
在冷库中,檀同祥随便指了一袋包装好的干羊肚菌说:“你看,这个袋子里的羊肚菌个头就比较大,一袋有10多斤,值1万多元呢!”
价格虽高,种植效益到底如何?金仁安向记者详细算了笔账。
在第一年羊肚菌种植基地建设期,每亩地大棚建设成本约1万元,菌种、营养包约5500元,加上土地流转费、用工费用,种植成本约1.8万元。等到收获时,每亩地可产600斤左右的鲜菌,按照40元/斤的价格计算,每亩地产值约2.4万元,扣除成本,每亩地净收入约6000元。
“我们种羊肚菌,基本当季就能回本并实现盈利。”金仁安表示,等到第二年羊肚菌生产季时,大棚无需重复建设,羊肚菌的收益更高,每亩地净收入能超1.5万元。
产业兴,乡村兴。以吉阳村为例,当地通过发展羊肚菌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1年的25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300万元,3年间涨了11倍,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
高收益也坚定着当地发展羊肚菌特色产业的信心。近年来,胜利镇“整镇推进”发展羊肚菌产业,通过县级整合、镇级统筹、村级实施、农户参与,去年下半年,胜利镇羊肚菌种植面积3000余亩,今年收获时总产量超百万斤。
信用枢纽
尽管东至县种植食用菌历史悠久,但胜利镇开始尝试羊肚菌种植的时间也不过五年。
从2019年起,胜利镇就有小农户稀疏种植几十亩羊肚菌,虽有收益,但不成气候。直到2022年,胜利镇的羊肚菌种植面积也只有700余亩。
在胜利镇“整镇推进”的力度下,羊肚菌产业发展面临的直接难题是,发展资金从何而来?没有足够的资产抵押,银行不愿贷款,融资难题何解?又如何通过金融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链的整体价值?
农业担保的介入,让金融及时雨得以浇灌产业发展。2023年9月,安徽农担通过农业产业链生态担保模式进行介入,引领金融要素资源在羊肚菌全产业链各环节上精准配置,胜利镇羊肚菌产业呈规模化发展。
何为“农业产业链生态担保模式”?透过胜利镇羊肚菌产业,便可看出该模式的具体内涵。
资金支持方面,针对羊肚菌产业链特征和全产业链整体性投入情况,安徽农担与合作银行创新开发羊肚菌产业链生态担保产品,保障资金在项目期限上、需求额度上、生产经营茬口上匹配投入,共为胜利镇羊肚菌种植户提供融资授信1.5亿元。截至目前,安徽农担已为该镇19个村集体担保授信约4000万元。
有了充足的资金,高投入成本不再是当地产业发展的主要阻力,胜利镇羊肚菌的种植规模也从2022年的700余亩迅速攀升至2023年的3000余亩。
此外,安徽农担还与胜利镇商定,由胜利镇牵头成立镇平台公司——东至县胜利强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该镇21个村经济联合社为股东,并招聘专业经理人负责公司运营。安徽农担为胜利镇各村的担保贷款也由胜利强村公司统筹使用。
通过胜利强村公司,胜利镇还与东至县乡村振兴集团合资成立东至县和胜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搭建集前端育种和营养袋生产、中端加工、后端销售为一体的羊肚菌运营管理平台。
事实上,农业产业链生态担保模式也在历年的省委一号文件中被多次提及,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便要求“推广农业产业链生态担保模式”。
“农业产业链生态担保模式主要立足乡村特色优势资源,以农业担保为信用枢纽,组合农村生产要素资源,赋能全产业链各环节各主体,构建‘政银险担基’协同支农机制,引导金融要素在全产业链上配置,从而打造农村金融服务生态圈,构建农业全产业链生态圈。”安徽农担党委书记、董事长方习利表示,该模式支持方向也由单个项目到全产业链、由一产到一二三产、由短期担保贷款到长期担保贷款转变,着力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开展统一生产经营,强化品牌宣传推广,提升产业附加值。
义利之辨
一条农业产业链的兴荣,涉及研发、种植、生产、物流、销售等众多环节,关键在于产业链中的弱点、堵点、难点如何被疏通和解决。金融力量如何在其中协助,凝聚产业发展合力?
例如,2023年年中,安徽农担就与地方政府共同谋划,秉承规划先行、整体设计、项目化运营原则,共同对胜利镇羊肚菌产业链生态担保方案进行一体化设计。
金仁安告诉记者,羊肚菌种植存在一定技术门槛,在考察四川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的过程中,安徽农担也积极参与,并协助促成合作,最终让胜利镇在产业发展中有人才技术的支撑。
此外,安徽农担还支持吉阳村成立安徽利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四川农科院合作,打造成集羊肚菌育种、营养袋生产、种植、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专业化村级企业,促进种植端与市场端双向联通,推动乡村产业从单一种植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
在金融赋能上,除了农业担保的方式外,保险的力量也为当地产业“兜底”。
安徽农担还与国元保险达成合作,将保险介入作为资金支持前置条件,在当地开设羊肚菌专属保险,从“保天灾、保物化成本”升级到“保产量、保收入”,按照羊肚菌保底500斤/亩的产量进行投保,由县级财政与农户按7:3共同承担保费。
围绕“农业产业链生态担保模式”这一创新命题,安徽农担探索的新模式,其管用之处就在于达到“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的效果。
透过该模式,也可以看出,在普惠金融的理念下,金融力量不仅仅是提供资金,更是在产业链的各环节中深度参与,构建了多元化利益联结机制,探索了一条兴业、强村、利民、共富的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不过,随着普惠金融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也推出了免担保的贷款方式,以担保为主营业务的安徽农担如何面对盈利与社会责任兼顾的“义利之辨”?
方习利解释,安徽农担作为一家政策性担保机构,盈利并不是主要目的,把“金融活水”引入乡村,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真正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才是农担的职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