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扬州东关古渡畔,作为江苏沿运河历史文化保护志愿者大行动的主会场,300多名志愿者向全省乃至全国大运河沿线城市发出了“活态运河·志愿有我”的倡议:“争做运河文化寻访的参与者,争做运河文化传播的践行者,争做运河文化保护的倡导者”。
什么是运河的“活态”?上月在扬州举办的运河城市博览会上,法国南特大学教授米歇尔·科特如此解释:大运河最初的功能是交通,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时至今日,大运河区别于其他遗产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仍然在使用,这也是大运河区别于长城、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或西方一些运河的显著特质。文化部日前审议通过了《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法》,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大运河遗产保护。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已成为大运河文化保护和申遗的主力军。今年暑假,扬州大学动科学院的大学生们沿着大运河骑行1500公里,向沿途城市的市民们发放大运河申遗宣传单。骑行团成员感受颇深的是,“大运河独有的文化特色,目前因为种种原因正在迅速流失,作为当代大学生,更作为志愿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唤醒民众对大运河的关注和保护。”
中国大运河申遗办副主任姜师立告诉记者,所谓“活”的保护,就是积极的公众参与。大运河文化研究并不缺文物专家,但最难找的是有着同样文化价值观的传播、旅游、泛户外运动者以及市场营销专家,只有当这些力量聚合在一起,才能寻找出最合乎遗产保护原则的方法。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说,民众是运河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没有了“人”,大运河就失去了生气和活力。大运河不仅要有“小桥”、“流水”,更要有“人家”。只有真正调动民众的积极性,使每一个人都愿意并且能够尽一份心,出一份力,才能实现大运河的有效保护与永续利用。目前,政府和文化遗产专家都一致认为,需要一个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平台,让公众深入参与到运河保护的各个层面。实际上,无论是苏州、无锡,或者宿迁、淮安,现在都活跃着一大批保卫“母亲河”的志愿者,天天沿河巡视,发现有不文明行为就劝说制止,发现河面漂浮垃圾就联系环卫所。 本报记者 李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