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2月28日)下午,苏州工业园区星港街与娄江快速路立交桥下聚集了一群年轻人,他们踏着小轮车、滑板、轮滑鞋,在泵道上潇洒驰骋。
“我通过一个滑板群得知了这里,迫不及待过来体验,感觉很棒!”韩玉娟是极限运动爱好者,她以往的印象中桥下空间往往是一片荒地,难看脏污,很难穿行。但她在社交软件上刷到这片改造后的桥下空间,干净整洁、环境优美,还设置了年轻人喜爱的专业泵道、五人制足球场、篮球场等运动设施。“高架桥下竟有这样一个好地方,以后可以常来运动了!”
阳澄南岸运动公园于今年10月开放,这里充分利用高架桥下的空间,为市民提供一个安全且设施齐全的运动环境。公园内的多元化功能分区,满足不同运动爱好者的锻炼需求。这里吸引众多年轻人前来,更有2023大V泵道联赛·苏州站和全国总决赛落地于此。
光鲜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艰难。从初期规划到落地改造,桥下空间的“蝶变”经历了不断的尝试和创新。
“最早这块区域是一片防护绿地,土地性质、产权问题、责任归属是改造这块区域的最大难题。”苏州工业园区城市重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海霞介绍,为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园阳澄数谷项目建设,城市重建公司协助政府做了8年动迁工作,才整理出这么一块区域。“按照传统规划,防护绿地不能用作公园建设。”为了提升整个片区的规划价值、改善城市风貌,在三四年前,城市重建公司就以PPP模式(公私合伙制,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在动迁基础上同步进行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就包含了这片防护绿地。
“我们前后做了3轮整体规划,最终将这里定位为年轻时尚的运动社交和共享空间。”刘海霞说,将高架桥下这片偏僻的“边角料”变成城市“金角银边”,最大限度挖掘土地价值,是建设团队和运营团队贯穿始终的思考。由于土地性质不具备常规落位条件,在建设前期,他们开了大量协调会,得到规划建设、综合执法、投资促进、文化体育等不同部门的支持,超越传统模式进行了创新。如今,这里以城市共享空间的面貌重新亮相,成为市民身边的运动角、休闲角和幸福角。
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城市绿化处副处长何艳华介绍,苏州20年前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时开始绿化大建设,近几年土地相对紧缺,为此,他们采用“见缝插绿”方针,对小微绿地、口袋公园进行微更新、微改造,特别是对高架桥下的空间进行合理利用。此外,根据今年新修订的《苏州市城市绿化条例》,对超过6个月不能出让或开工建设的建设用地,实施临时覆绿工作,选择合适的地块开放共享,提升城市颜值同时,满足群众休闲、运动等需求。
今年以来,围绕“处处皆景、城在园中”的公园城市建设目标,苏州扎实推进绿化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新增及改造城市绿地264.2万平方米、城市公园10个、口袋公园及小微绿地252个,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今年初,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将年度绿化民生实事计划任务分解下达至各县级市(区)绿化主管部门,并将绿化实事项目建设纳入今年全市城市绿化工作要点,确保有力有序推进。在实施过程中,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聚焦百姓需求,把绿化民生实事项目建设作为惠民利民的具体举措加以推进,营造满足群众需求、环境优美、功能多元的高品质绿色空间。
通过绿化民生实事项目的建设,苏州城市绿地面积稳步增长,城市绿色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提升,为市民群众提供了更多可进入、可休憩、可健身、可观赏的绿色生态空间,城市绿化品质得到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