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

首页>地方频道>扬州>文化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文忠昨四登“扬州讲坛”

  扬州网讯 “你幸福吗?”昨天下午,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文忠带着这个时下颇为流行的问题,第四次登上“扬州讲坛”。两个小时的演讲中,钱文忠以《文明与教养》为题,引用了大量的时事热点、统计数据、真实案例,向扬州听众阐述了幸福与文明、教养之间的紧密联系。

  尖锐问题敲响反思警钟

  “为什么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没有理性和同情心?”讲座一开始,钱文忠便抛出了这个尖锐的问题。他说,因为钓鱼岛问题,前段时间全国不少城市的游行示威中,出现了严重的打砸、人身伤害等恶劣行为。“本该是表达爱国主张,却出现极端暴力,这给我们提出警示。”

  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钱文忠说,“当一个民族在飞速前进时,往前看并不难,难的是停下来放慢脚步,鼓起勇气回头看。”钱文忠说,为了走得更远,为了看得更远,必须停下来,以史为鉴,反思、总结今天的生活。

  为何不幸福?文明教养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与此同时,社会基本稳定,并逐渐开放和自由,但是你幸福吗?”钱文忠再次抛出这个问题,“按人类历史的发展经验,在同时拥有财富、安全和自由的情况下,不应该不幸福。我们的问题到底在哪?”

  钱文忠指出,正因为中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也因此带来了特别的问题——“经济发展,牺牲了我们的文明与教养”。

  把追求GDP变为追求文明教养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的识字率只有9%,现在至少90%以上。八十年代本科生绝对是稀有之物,而现在满大街都是研究生、博士生。有人凭此认为,社会的文明与教养一直在大幅前进。”钱文忠说,“这些只能说明文化和教育确实在进步,但文化不等于文明,教育不等于教养”。

  “一些不文明行为的‘肇事者’学历并不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我们误解了文化和教育的本来目的。”钱文忠说,学文化的目的不是挣钱,而是有文明;受教育的目的不是好工作,而是有教养。“不能因为经济的发展毁了我们的传统文化,更不能因为发展经济而对文化和教育只存功利心理。”

  在钱文忠看来,经济不能直接转换为社会文明,单纯的物质是不会带给人民幸福感的,发展经济只是手段,目的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在文明和教养的氛围中。“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我们必须学会放慢脚步回头看,把对GDP的追求转变为对文明和教养的追求,这样我们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本报记者孔茜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29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