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

首页>地方频道>泰州>要闻

泰州珊瑚镇以水为魂推进村居环境大提升 首批17个美丽庄台串起“绿色生态链”

  泰州日报讯(记者 常国梁 通讯员 杭晓铃)12月18日,周六,虽然当天气温有点低,但中午时分暖阳高照,泰兴市珊瑚镇三八中沟沿河两岸彩色健身跑道上,仍有周边企业和村里三三两两的年轻人,或跑步健身,或散步交流;河岸不远处的3座六角亭里,一些活力迸发的年轻人和部分离退休老年文艺爱好者正聚集在一起“吹、拉、弹、唱”。“如今的三八中沟,不仅是一条景观河,更成了年轻人和离退休老年文艺爱好者的‘打卡区’!”陪同记者采访的珊瑚镇党委副书记叶书华颇为自豪地说。

  三八中沟东西长2.32公里,穿越珊瑚镇八户村和镇工业集聚区,是沿河两岸5000名村民和企业员工重要的生产生活河道。然而,不知从何时起,三八中沟河水变得混浊、发臭,河岸“冒”出了不少违章搭建。从今年3月起,镇、村两级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整治:河道全部清淤见底,实施生态驳岸护坡;河坡全面清理,栽种樱花、香樟、红叶石楠和麦冬;拆除沿河违建24处800多平方米,两岸安装节能路灯;北岸路道由原来的3米拓宽到5米,南岸与紧邻的工业集聚区相关企业协商,在企业围墙外新拓3米宽健身跑道,并通过彩绘将围墙建成“文化长廊”;新建桥梁一座,加强沿河两岸南北沟通。

  “三八中沟整治,总投入达350多万元。”叶书华介绍,现在它如同一条“金丝线”,串起7个庄台,构建起点线面融合的乡村新画卷。像张岱美丽庄台,绿化带直连三八中沟,新建的3座六角亭、8个绿化节点小游园与三八中沟北岸河坡风景带、健身跑道相呼应,形成岸、河、腹地一体的美感。

  三八中沟是珊瑚镇坚持以水为魂推进村居环境大提升的一个缩影。

  “经过前几年持续不断的努力,全镇13个村居75个庄台全部达到市定‘整洁村’标准,但仅有‘整洁’,远远不能满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群众对生态福祉的向往。”珊瑚镇党委书记黄云峰介绍,今年以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按照“一庄台一特色”的定位,珊瑚镇继续以河道整治为突破口,全力推进整洁提升和美丽示范庄台创建,力争把每一条河打造成“流动的风景”、将每一个庄台创建成承载乡土文化和乡愁的“盆景”,再以河道为“线”将“盆景”串成惠及群众的“绿色生态链”。

  “水是村庄的灵魂。有活水的庄台,才充满灵气。”黄云峰介绍,在“十三五”期间集中整治中沟6条、庄河165条,开挖河道接通断头河18处,改造危桥9座、配套各类涵洞266座,河道绿化85万平方米的基础上,今年珊瑚镇抓住列入黄桥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的机遇,投入6000万元,整治中沟11条、庄河23条,建设生态护岸40公里,配套实施桥梁1座、箱涵1座、圆涵4座,治理水土保持面积24万平方米,进一步完善河道功能、改善水生态环境,铺陈“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画卷。

  在推进整洁提升和美丽示范庄台创建过程中,珊瑚镇除突出 “看得见碧水,记得住乡愁”“节点有小游园,出门5分钟内有健身设施”“绿化配套,亮化到位”“庄台内有小循环线,村居内有中循环线,全镇有大循环线”等共性要求外,还引导各村居不搞大拆大建,充分挖掘庄台自然、历史人文元素,利用原有的河流、地形地貌,彰显个性特色,避免“千台一面”。珊瑚镇镇长严俊溥举例说,像以烈士梅祯祥名字命名的祯祥村,村委会与乡贤能人共同筹建了“梅祯祥文化广场”,将烈士生平事迹和“打不垮、拖不烂的‘钢珊瑚’”精神融入美丽庄台建设之中;珊瑚新村则提炼农耕文化元素,通过建设农耕文化馆,展示各种充满年代感的农耕农作器具,打造独特优美的乡村景观;周岱村围绕境内“九十九曲九十九湾”的秀才港,展示秀才港流域古人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风水布局,挖掘“七秀才”传说,重现“周家桥税关”遗址,让美丽庄台充满神奇色彩。此外,顾堡村的“乡愁乡忆”、洋港村的“淮东七大港口之一”历史等都增添了美丽庄台的“人文之美”。

  目前,珊瑚镇首批17个美丽示范庄台和6个整洁提升庄台已初步成形,串成“绿色生态链”,其余的庄台力争在“十四五”末期全部创建成功。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67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