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

首页>地方频道>泰州>要闻

泰州兴化:“支书丫头”变身乡村振兴“领头雁”

  她为人豁达,做事干练,坚毅的性格使她成为同事眼中的“铁娘子”,群众眼里的“贴心人”,她就是泰州兴化市大营镇人大代表,大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小娟。在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会亲切称她为“支书丫头”,在王小娟的心里,这样一个熟悉又亲切的称呼,是让她感到最幸福的一件事。

  尽心尽力谋发展,增添固本强基的“富裕成色”

  大营村是老旧的集镇所在村,有7个责任区、36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5500人。“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广阔天地大有可为。”2022年年初,王小娟当选为大营镇人大代表,在各项日常工作中,她认真履职尽责,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刚上任时,村级债务沉重,是名副其实的集体经济薄弱村,而且居民年龄结构偏大、知识层次偏低、增势缓慢等许多问题都亟待解决。如何为村集体经济“舒筋活血”,尽快甩掉负债的“帽子”,让村集体“钱包”鼓起来,成为破局关键。

  据了解,大营村一直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经营着土地,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前进,传统种植业已无法满足社会需要,王小娟锚定发展目标,找准定位,经多方考察研究,发现在种植业中,花卉是高效益产业,也是现代高效农业的组成部分,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于是,村集体购买了园区厂房,又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引进菊花茶深加工产业项目,采用先进的制作工艺技术,建成清洗、分拣、烘干一条龙的菊花加工生产线,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菊花产品附加值。

  金秋十月,走进大营镇大营村的菊花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成片的菊花摇曳生姿,一朵朵、一簇簇,相映交织成画,点亮了初秋田间,成为秋风中一道绝美风景。村民们正分散在花间,忙着采摘菊花,田间一派忙碌景象,为秋日的美丽乡村增添了丰收的色彩。“我们这里种菊花后变漂亮了,对我们也有好处,每天能挣100多块钱,

  不耽误做家务、干农活,随便哪天来都可以。”正在田地里采摘菊花的村民说。菊花茶种植深加工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目前菊花生产开放的良好态势,不仅使村集体经济每年可获得稳定的租金和管理收入,也为产业高效发展、农民增收提供了有效保障,一条金灿灿的产业强村富民之路正徐徐铺开。2018年,大营村村级债务219万元,到2022年实现村集体年收入147万元,仅4年多时间,全村建档立卡户就一举脱贫。

  民意嘱托记心间,擦亮为民履职的“民生底色”

  大营镇在全市率先实施土地增减挂钩整村推进,而大营村又是全镇的试点村,涉及5个村民小组203户,土地增减挂钩面积109亩。在工作推进中,入户动员、土地复垦、安置点建设、地块招标等每一项工作都存在一定难度,各种矛盾纠纷、困难问题频频出现,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王小娟从未缺席,当有村民提出需要复核房屋丈量,她随即上门实地解决群众诉求,确保“群众利益无小事,补偿合理暖民心”。

  为民迢迢,步履不停。王小娟还动员其他12名镇人大代表组成志愿代表队,充分发挥“我当代表为人民”的作用,主动当宣传员,进村入户与群众交流,宣传增减挂钩的目的、意义及补助标准等政策,充分了解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带来的实惠。充分发挥代表“头雁示范”作用,先是动员本家族人员率先拆除闲置旧房,再是主动帮助邻居拆迁,打消了群众顾虑。在代表们尽职尽责的全过程助推下,以点带面,大营村圆满完成增减挂钩目标任务,盘活废旧土地,让荒地“活起来”,让村庄“美起来”。

  一桥一路无小事,凸显幸福烟火的“生态本色”

  大营村是明代抗倭的驻营屯兵地,王小娟立足大营村红色资源禀赋,围绕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深入一线广泛联系群众,组织邀请人大代表、专家学者、新农人、乡贤能人等深入村头巷尾,实地勘察大营村的历史人文,通过召开“诸葛亮会”、现场观摩、交流互动等方式,与13名奋战在农村一线的人大代表济济一堂共议事,敞开心扉话前景,各抒己见谈发展,共同探索凸显幸福烟火的”生态本色“。最终,大家一致提出以“营文化”为内涵,在“江淮第一营”打造“一河一路一桥”生态风光带的建议,真正做到倾听民声、了解民情、收集民意、汇集民智。

  王小娟强规划、重设计,对策划方案反复研究,深入镇村一线、农民群众,开展实地调研,实事求是征求群众意见,用心用情倾听群众呼声,不断优化方案。施工期间,经常头顶烈日奔波在工作一线,跑坏了几双运动鞋,脚踝也被晒成深黑色,大伙儿都打趣王小娟天天戴着“黑脚圈”上工地。2020年,“江淮第一营”“一河一路一桥”生态风光带荣获兴化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一等次。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50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