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

首页>地方频道>泰州>靖江

严守湿地生态保护红线,泰州致力打造高颜值“水韵江苏”生态经济新高地

喜欢热闹的鸳鸯、野鸭等水鸟在溱湖水面上“呼朋唤友”来相聚,习惯独居的糜鹿不受打扰地在水中倘徉,黑体天鹅在水中争抢觅食,白鹇则警觉地伸颈四顾……这画面美得让人心醉,吸引了众多游客背着相机来“打卡”。在生物多样性国际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进溱湖湿地,印入眼帘的是一幕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图景。

  近年来,泰州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严守湿地生态保护红线,保住湿地环境质量底线,把溱湖打造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融、共进的明珠。

  “深度疗伤”,向污染说不

  走在溱湖湿地人行慢道上,“水下森林”中活蹦乱跳的鱼儿打闹的声音被天空中鸟儿听见;岸边树林大批候鸟嬉戏扑腾的声音被生灵听见;动植物园内采蜜大军传出的“嗡嗡”声被天空听见。这里伊然成了泰州市中小学体验湿地科普馆最理想的课堂。

  “走,去溱湖邂逅湿地之美。”正在带领学生来此参观湿地的泰州市姜堰区城西小学教师段佩佩说。“溱湖湿地称为科普馆一点不为过,到湿地给孩子植入生态理念,让他们最直接感受大自然的美和馈赠,是培养孩子保护生态美景的人生课。”

  谁能想到,昔日的溱湖是另一番景象,由于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了粗放无序发展,原生态环境受到“创伤”,鸟儿很少在这里筑巢安家,很难见到鱼儿的身影。

  近年来,泰州市一方面着力构建湿地生态保护制度,管控鱼、虾、蟹等动植物种养规模;另一方面,不搞大开发、大建设,从严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制度。“深度治疗”湿地生态环境,提升湿地再生能力。

  全面控制外源污染。搬走湿地周边化工企业近30家,撤出畜牧养殖场20家,迁出停靠湿地周边河流“僵尸船”30多条,对湿地沿线的居民小区、农贸市场实施雨污分离等改造工程,排放水全部达到国标。

  全面打造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空间。10年来,累计投入50多亿元,种植各种水生植物几十万株,组织实施水系连通等生态修复工程,建立生态栈道,让游客在溱湖湿地尽情呼吸新鲜空气。实行“一河一湖长制”,让水更清,天更蓝,地更绿。

  据了解,溱湖湿地现有各类植物150多种,野生动物100多种,其中有麋鹿、丹顶鹤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科技助力,守牢生态底线

  在溱湖国家湿地公园,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被纳入“智慧景区”“智慧湿地”管理范围,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时监控湿地环境。

  “你看,湿地使用的10多条游船己‘油改电’,景区安装了多处充电桩,新能源设备的上马,彻底改变了大气污染。”溱湖湿地公园运行部负责人丁文斌告诉记者。

  这几年,溱湖湿地所有出入囗,都上马了环境监测系统,一有险情或指标超常,马上就会发出警报。

  从2020年起,泰州市姜堰区率先与生态环境部卫星遥感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借助卫星遥感技术在溱湖湿地面积5.89平方公里、水域面积6300亩“常态化”开展环境保护监测,在全省率先研发“智慧河湖”管理系统,被列为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建成了近100座高空铁塔视频监控,全域预警监测湿地生态环境。同时强化湿地周边农业用地点位和重点行业企业土壤环境监测,湿地生活垃圾分类履盖率在98%以上。

  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空间,泰州市姜堰区在溱湖建起了江苏溱湖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三处观测站实时监控,由于湿地环境的改变,每年初冬到次年三月,10万只侯鸟都按时向湿地‘报到’,有的还变成了‘留鸟’,在这里安营扎寨,繁衍后代。”溱湖湿地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宣教员张明喜上眉梢。

  近几年,科技赋能助力湿地生态环境向上向好,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据了解,溱湖区域每年削减二氧化硫600多吨、氮氧化合物900多吨、挥发性有机物9700多吨,PM2.5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富氧离子常年保持在5000以上。泰州市姜堰区荣获全国首批苏中首家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去年又上榜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共同参与,绘就共生画卷

  在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候鸟收容中心,40多只黑、白、灰天鹅有的在水面上争抢食料,有的在跑道上“起飞”“降落”,还有的在向游客引吭高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支鸟类大军中有三分之一是市民主动送过来的。

  前年春上,泰州市姜堰区白米镇甸河村一村民在田间劳作时,发现一只受伤的灰天鹅,这位村民抱回家,为其上药,第二天就带着大鸟来到收容中心。现在这只大鸟在工作人员的精心呵护下,身体恢复得很好,而且还成为收容中心众多大鸟的“领头雁”。

  在溱湖麋鹿园,每天上午十点钟,饲养员都会吹响口哨,一群麋鹿只要听到哨音,都不约而同地从“水床”中起身,排队依次进食。今年春天,鹿园又添十多只“男丁”。

  在溱湖景区,有支宣传生态环境的队伍——溱湖船娘。七八十人的队伍每天划着一叶小舟穿行在自然生态的湖面。“我爱溱湖风光好,地上的花草空中鸟,空气新鲜河水清,白鹭灰鹭碴碴叫……”船娘徐五林是这支队伍的“小头领”,每天除摇橹外,还用歌声宣传湿地的美丽风光。

  紧靠溱湖湿地的溱潼镇湖南村敢于亮剑,把沿途餐饮油烟整治作为保护生态的抓手,村里男女老少不仅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形象大使”,而且也从生态环境的改善中赚得盆满钵满。去年,该村接待游客46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12亿元。

  在泰州市,尤其是姜堰区中小学每年春季都组织师生到溱湖游湿地、赏美景,每年清明第二天的会船活动已成为泰州市的旅游品牌,10万游客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溱湖岸边,尽情分享“水韵姜堰”“会船之美”。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泰州市姜堰区将依托溱湖,打造“绿水青山”高颜值、“金山银山”高价值、“体制机制”高水准,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方位、高层次的“水韵江苏”和生态经济的新高地。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20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