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无垠的麦田特别让人惹眼,金黄色、沉甸甸的麦穗“笑”弯了腰。泰州市姜堰区田间地头一台台收割机“轰鸣”作响,一辆辆运粮的卡车穿梭奔跑,全区呈现出一派繁忙丰收景象。
省专家组对姜堰区白米镇和平村的小麦体系产业基地进行实产验收,经过丈量、收割、过磅称重、严格测定籽粒含水率等一系列操作,最终测定最高亩产达到685.9公斤,单产水平位居苏中第一。
近年来,姜堰区根植“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理念,筛选优良品种,增产赢在“起跑线”,先进种植技术夯实丰收“底气”全程机械化按下夏收“快进键”,实现粮食连续十三年增,农民在希望的田野上收获了“真金白银”。
小麦新品种扬麦34、扬麦39以及扬辐麦13这3个优质专用强筋、中强筋小麦新品种成为姜堰区力推小麦种植的主打品种,全区种植面积在95%以上。
在姜堰区白米镇和平村国兴家庭农场,望着金黄饱满的小麦,农场主秦国兴兴奋地说:“往年种植的是农麦88、扬麦25,最高时期亩产量超500公斤,而现在农场全部种植了新品种,亩均单产相对提高了150公斤,种了这么多年的小麦,今年夺得苏中亩均单产‘冠军’,让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秦国兴告诉记者,640亩田块,总产量在43万公斤以上。
近年来,姜堰区以江苏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及江苏红旗种业公司等科研院所为依托,构建“阶梯式”品种应用机制,进行小麦新品种“引种繁推”,利用江苏(姜堰)现代农业(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平台,开展品种试验示范,与全省育种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姜堰区朱云种子基地、白米镇国兴农场、溱潼镇东兴农场、梁徐街道秀美农场、俞垛镇俊华农场,开展小麦新品种示范种植,然后进行大面积引种繁推,每年姜堰区推广展示稻麦新品种50个左右。
据有关测定数字显示,姜堰区今年扬麦34每亩穗数为36万,每穗粒数不少于48粒,千粒重40.2克,扬麦39每亩穗数为40万,每穗粒数37.5粒,千粒重44克。优良新品种让姜堰区小麦增产赢在“起跑线”上。
先进种植技术为姜堰区夺取夏粮丰收夯实了“底气”。
姜堰区在全区布点小麦苗情调查,及时掌握全区小麦生长发育进程。专门成立技术指导组,确保每个家庭农场都有“技术靠山”,运用每周农经、微信公众号、QQ群,发布相关小麦生产技术指导,同时织织农技专家赴田指导,从而实现线上线下常态服务不断层。
据姜堰区农业农村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吴琼介绍,全区每年开展小播秋播、田管、“一喷三防”等观摩培训都在10次以上,同时推进绿色高效、病虫害绿色防控、化肥双减双增、农机两融两适应的“四合一”高质高效示范创建,托起小麦丰收“底盘”。
“小麦扬花抽穗期间,小麦出现赤霉病、白粉病等病害,农技专家专门上门指导用药,要求‘扬花一块,防治一块’,同时做到晴天见花打,阴两见穗打,雨前抢先打,遇雨要补打,这种技术真灵验,”姜堰区顾高镇德奇家庭农场主王德奇佩服地说。他还告诉记者,今年小麦种植,农技专家专门送来了技术指南,他采用碎草匀铺、小麦包衣种子、适期播种精量匀条播、机械镇压、精确定量施肥等新技术,尽管出现了病害,他所种植的苏隆麦128仍然夺得了亩产550公斤的好成绩。
姜堰区还探路“无人农场”建设,国家无人农场首批示范点一一姜堰区三水街道上井贤农场,品尝到了无人种植的甜头。“今年,我就拿着手机新农具当起‘遥控指挥’,哪块地已进入收割期,哪块地还要等几天,手机APP上一目了然,尽管麦收期间,天公不作美,但收成毫无损失,今年夏粮丰收己成定局,”农场主姜井贤乐滋滋地说,他告诉记者,今年种植640多亩田,亩产超650公斤,创历年之最。
为确保颗粒归仓,将饭碗牢牢掌握在自已手中,姜堰区不适时机成熟一块,收割一块,全区共投入大中型收割机械1800多台套战“三夏”,全区全程机械化达97.6%,智能化、机械化为夏粮收割按下了“快进键”。
据统计数字表明,科学助力小麦种植,姜堰区今年小麦种植亩成本比去年减幅3.9%,亩均单产增幅1.1%,总产达21.915万吨,较去年增加0.24万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