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末伏,在地下10余米的基坑内进行钢筋绑扎及电焊作业是什么样的滋味?近日,记者走进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工程建设施工现场,感受隧道建设者们与高温“较劲”,与时间赛跑,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的生动实践。
8月16日上午9点,天空阴郁闷热。记者走进江阴靖江长江隧道江南主体工程一区第六结构段施工现场,当下施工的是明挖隧道光过渡段,施工基坑位于地下10余米。在江南明挖段隧道工地,约400名工人正抢抓上午的黄金时间进行施工。
钢筋工张学利蹲在钢筋笼上,从左手抽出扎丝,再绑扎,这样的动作他一天要重复六七千次。与地面相比,基坑四面被地下连续墙环绕,在这里工作,不仅要忍受暴晒,还要耐得住闷热。汗水从张学利的安全帽缝隙中顺着脸颊流下,衣服上结满了“盐渍”。
“基坑内很少能吹到自然风,所以在作业面四周都安排了大型落地扇。可即便如此,基坑里还是非常闷热的”。江阴靖江长江隧道JJSD-JL1标段总监办副总监阮建鑫介绍,室外温度超过35℃的话,暴露在阳光下的钢筋表面温度就可能达到50~60℃。为确保工程进度,项目部采取错峰上班的工作机制,确保今年主线工程建设能够部分完工,全力保障重大交通工程按时序推进。
上午10点,电焊工李宏宽蹲在距地面1米多高的钢筋笼上,一手举着防护面罩,一手拿着焊枪,瞬间一朵朵焊花从焊枪口飞溅而出。记者看到李宏宽所在的作业面,由横竖交织的钢筋构成一个个空格,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踩空,腿脚被钢筋毛刺擦伤。而李宏宽前后腾挪,如履平地,耀眼的弧光不断闪烁,隔着1米远,记者都能感到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上有阳光直晒,下有钢筋笼蒸腾,蹲在低洼处一会儿就汗如雨下,但李宏宽必须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溅出的火花、焊渣温度很高,稍不注意就会被烫伤。”热得满脸通红的李宏宽解释说。可即便如此,记者还是看到李宏宽的外套上已经有十多个被焊花烫穿的小黑洞……“焊一会休息一会。”李宏宽一边利用作业间隙擦拭汗水,一边说。
最难熬的是下午3点半左右的时段,一方面气温较高,另一方面,由于基坑内部不通风,在基坑内部作业会显得更加闷热。为了保证高温作业的一线工人身体健康和安全,项目部加强了防暑降温物资储备,为建设工人们准备了绿豆汤、龙虎人丹、藿香正气水、盐汽水等防暑降温用品,并通过错峰防暑作业或轮班作业的方式,加大对施工作业人员的保护力度,避免高温暴晒、疲劳作业,确保施工生产安全。“我参加过很多工程建设,但这么长的穿江隧道还是第一次。很自豪,稍微休息一会‘充充电’就能继续干了。”李宏宽笑着说。
虽然天气很热,但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各项工程建设都在如期推进。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建设标准,设计行车速度80公里每小时。隧道建成后将成为长江流域首条高速公路过江隧道,并可有效分流靖江与江阴之间的城际交通需求,缓解江阴大桥通行压力,对加快构建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更高水平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标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