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四季度,走进隆基绿能集团泰州基地三期项目生产车间,自动化设备正忙着加工光伏组件,电池片焊接、电池串排版等工序都由机器人操作完成。“除了自动化生产外,企业还通过数据互联和大数据分析,让整个设备系统的运转更加高效稳定。”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泰州市海陵区项目建设出现了喜人的“二期现象”,一批批企业纷纷开建技改扩规项目、产业延伸项目,“二期现象”成为海陵区经济发展新亮点。
据悉,隆基绿能泰州基地三期项目拥有16条组件生产线和8条电池生产线,用工3000人,采用世界最先进设备并重造电池组件生产流程,转换效率已突破23.2%,是这项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量产,今年有望实现150亿元的销售额。
隆基绿能集团2015年开始在海陵区投资,一期项目包括2GW电池、2GW组件;2019年上马的二期项目为5GW组件,后又升级为7GW;2022年三期项目启动,电池和组件产能分别扩大至4GW和11.2GW。
谈及项目为何落户泰州海陵,企业总经理陆顺书直言:“泰州是我们不二的选择。这里有很多优势,一方面是人才优势,企业招引高技术人才更便捷;另一方面是交通优势,我们可以利用各个港口出口。”在陆顺书看来,泰州海陵不仅有贴心的投资服务,更有高效、开放的发展平台。“海陵打造的‘太阳城’,对我们企业发展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机遇。”
从2015年到2023年,隆基绿能集团与海陵深度合作,累计总投资100亿元,建成三家生产基地、两家研发中心,总产能已超25GW,2023年预计实现开票销售300亿元。
在海陵区,隆基绿能集团的“梅开三度”不是个例。仅在泰州新能源产业园区,海优威、一道新能源、伏图拉、锦能新能源、嘉庚特材等项目,纷纷启动三期建设。
乘着这股东风,海陵区聚力发展太阳能光伏电池与组件、动力与储能电池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三条特色“子链”,目前已集聚光伏、储能电池等新能源及配套类企业超百家,形成以新能源产业园区为核心基地、海陵工业园区配套互补的“一核多元”集群发展格局。
索拉特特种玻璃是一家生产太阳能应用领域新型玻璃材料的企业,与隆基、一道等光伏企业一直有着深度合作。2020年,索拉特玻璃项目从常州来到泰州,产品下线后可直达隆基等企业生产一线,开启“隔墙供应”的全新产业配套格局。
今年,索拉特将生产5000万平方特种玻璃,销售额达8亿元,同比上升60%。为满足产能,公司二期生产线即将启动。
近年来,海陵区推动集群内企业间建立稳定配套关系,同时与上海、苏州等地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集群开展长期合作配套,实现“内部隔墙供应、外部稳定拓展”,以“链式路径”实现集聚发展。
事实上,光靠“隔墙供应”还不够,要真正让项目“梅开二度”“梅开三度”,营商环境至关重要。
在江苏中科科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会议室,制造部长王全胜正与来自上海的设备供应商对接,加快推进二期项目设备进场调试进度。二期项目投产后,生产线达到14条,年销售额15亿元,比一期翻了7倍。
去年,科化新材料二期项目破土动工,随着项目建设进入尾声,作为配套工程的甲类危险品库也着手建设。由于仓库的特殊性,施工许可证的办理周期长达半年,不仅影响到二期项目按期投产达效,也会延后企业的上市计划。
正当企业为此焦虑时,海陵区推行承诺在先的“以函代证”改革,实现审批服务“提前跑”,为优质、诚信企业打开通向快速落地建设、疾速投产达效的绿色通道。
据海陵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只要企业能够拿到消防审查意见,安全跟质量部门同步介入,可以用《建筑工程施工许可意见函》代替《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待企业在项目竣工验收前补齐相关手续,再换取正式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这样让企业能够早开工、快投产。
近年来,海陵区不断创新思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1年推出“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模式,对全区工业项目实施“容缺预审查”服务。2022年,海陵区将服务范围从工业项目扩大至重大产业项目,形成容缺预审和容缺后补事项清单。今年,海陵区把更多精力放在项目审批服务上,通过窗口前移,实现全托服务、集成服务和靠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