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容美发店遍地的当下,要想找到一家能修面、掏耳的老式剃头店是真不容易。在澄靖园区办事处溢馨苑社区,就有一家开在居民楼里的老式剃头店,54岁的傅巧娣热情地为顾客理发、吹风、修面、掏耳,坚守着传统理发的那份手艺。
小店面积不到10平方米,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店内剃头所需的推子、剪刀和老式剃须刀整齐地摆在桌上。傅巧娣正一手拿着梳子,一手拿着推子帮顾客剃头。待平头初具成型,她便放下推子,拿起平剪,不一会儿大方自然的平头就剪成了。与现在理发店里流行的“平躺式”洗头不同,傅巧娣的剃头店还保留着老式的“弯腰式”洗头。
帮顾客洗完头后,傅巧娣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刮面。只见她先把肥皂均匀地涂在顾客脸上,再用热毛巾敷面两次,待须孔打开,右手悬腕执刀,由下往上小心翼翼地剃须,锋利的剃刀温柔地“行走”在涂满肥皂的脸上。伴随着嗞啦啦的声音,顾客嘴角、眉头的汗毛都被她修理得干干净净,最后用温水毛巾擦净,顾客原先胡子拉碴的脸顿时变得清爽干净。
除了修面,传统理发还有一项重头戏,那就是掏耳朵。她小心地撑开耳门,用挖耳勺掏出耳垢,用镊子夹出,最后用毛刷将残渣打扫干净。理发、修面、掏耳,三个流程下来,顾客的面貌焕然一新。
掏完耳,顾客正要起身,傅巧娣仔细看了看刚剪的头,又稍稍修剪了一下,最后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傅师傅技术好嘞,价格还实惠,我找她剪了二十几年了。”刚剪完头的蔡荣林一边比着大拇指,一边笑着说。这么一套理发修面掏耳下来,差不多需要40分钟时间,但收费只需12元。“做生意必须讲诚信重交情,都是几十年的街坊邻居了,大家一起从村里搬进社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傅巧娣说道。
虽然收费便宜,但傅巧娣的剃头手艺非常好,大家都夸傅巧娣“剪得精神”,许多顾客都是携着全家老小一起来理发。每当这时,小小的理发店里就会形成有趣一景:店内有序忙碌的同时,又被家庭特有的温情包裹。
在上世纪,手艺人很是吃香,傅巧娣的剃头手艺是22岁时学的,之后一直在家中开个小店面为周边村民们理发刮面,2008年搬迁进溢馨苑社区后,她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手艺活。32年来,傅巧娣专注做好“头”等大事,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傅巧娣不仅理发手艺好,还是个热心肠。5年前,她主动加入社区的爱心理发队,每月定期为高龄老人、残疾人、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爱心理发服务,用实际行动温暖了周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