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泰州油恒油气工程服务有限公司将推行能级工资、激励学历技能双提升作为产改工作“名片”,赋能产业工人成长、发展,蓄势前行;建设各类职工“小家”,温暖职工大家,不断增强企业产业工人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油恒公司管理地域范围广,共有员工千余人,其中共产党员100多人,下设4个党支部,设立9个党小组。如何坚持党建、工建、产改一体化推进,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使产改工作迈上新高度?公司创新设立了党建“风筝”管理模式。公司党总支积极践行“风筝工作法”,牢牢攥紧“一根服务线”,绷紧党性弦,使一线流动党员管得住、管得好、管得活。公司《党员联动备忘录》明确各党小组党员按照就近原则,参加业务发包方党支部组织开展的党员大会、党课等党内组织生活。
公司工会每年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常规体检,及时掌握员工身体状况,并制定保护员工身体健康的各种管理措施。针对边远井场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工会定期安排专人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根据工区的危害特点,购置相应的医疗器材和药品,有力保障了员工身心健康。
设备易得,技术工人难求。近年来,油恒公司积极提升产业工人素质,大力推行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将职工职位、技能等级与薪酬挂钩,待遇与获得荣誉激励配套,技高者多得、贡献突出者多得的良性竞争机制助推企业赋能成长。在职员工,取得大专文凭的,每人每次奖励1000元;本科文凭的,奖励2000元;硕士及以上文凭奖励3000元。技能津贴方面,根据公司《薪酬管理规定》,按照23级24档,实行分级考核晋档、专业技术等级晋升晋档。
去年获评第四届“海陵工匠”的杨竹,曾在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集输工竞赛中摘得桂冠,并获得2万元重奖。载誉归来,公司又配套奖励了他1万元。“在这里,一线工人同样有很好的发展,有奔头。”杨竹深有感触地说。记得刚进企业那阵,他就是一名普通员工,但他有股子钻劲,爱学习、常请教、善动脑、敢创新。杨竹所在的西边城班站是泰州采油厂油气水集输运转中枢,辖区内有各类油气水管网120余千米。长久以来,油气生产规模的扩大让集输系统运行效率持续走低。针对部分流程布局不合理、设备超负荷运转和老旧设备闲置等多重矛盾,杨竹率先提出“大集输”理念。他首先紧盯“西气东输”工程,创新利用压缩机和油气混输工艺,完成了南华区块井口伴生气集输至洲城联合站的卡脖子工程,仅此一项,年度可节约燃料成本120余万元。如今,他已成长为西边城班站班长,系技术方面名副其实的行家里手。
打通员工晋升通道的同时,油恒公司注重建立健全职工关爱机制,庆贺生日、捐资助学、走访慰问……面对年仅30岁、却不幸患脑胶质瘤的员工,公司第一时间筹得爱心款7.29万元;为给职工孩子安装好一点的人工耳蜗,筹款3.4万元;多次组织爱心献血、义卖绿植救治社会心脏病患儿……“我们尽全力建好职工‘小家’,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娘家人’‘大家庭”的温暖。”公司工会负责人说。系列暖心举措下,油恒公司产改实绩明显,不仅有效“解锁”产业工人幸福圈,更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