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首页>地方频道>合肥>要闻

一年来,主要做了这些工作

(一)聚焦科技引领,创新动能持续增强。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建设,6大研究院建成运营,深空探测等4个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组建。未来大科学城建设提速。“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正式上线,“九章三号”“墨子巡天”入选年度全国重大科技成就。科技成果加速转化,新增国家级孵化器13家、增量居全国第2位,新增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家、总数居全国第4位,新增新型研发机构19家、总数52家,新入库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超3000项,转化设立科技企业400余家。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1200亿元,“大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入选国家典型案例。创新生态更具活力,常态化开展“合肥专班高校行、高校师生合肥行”,新增在肥就业参保大学生突破35万人,新增进站博士后949人,集聚高层次人才1.9万人。组建城市场景创新公司,实体化运行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科大硅谷”厚植创新生态、感召五洲英才,建设高品质创新创业空间300万平方米,全球招募36个创新单元合伙人,布局9家海内外创新中心,服务对接近万名校友,落地科技项目800多个。

(二)聚焦融合集群,产业能级持续提升。

战新产业蓬勃发展,新签约1200多个产业链项目,5个百亿项目开工建设、5个百亿项目建成投产。汽车“首位产业”爆发式增长,拥有整车厂6家,集聚上下游企业500多家,新能源汽车产量74万辆、位居全国前5。光伏逆变器出货量全球第1,储能电池产量突破20GW,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值达1500亿元。未来产业抢得先机,全国首个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挂牌运营,量子专利授权量全国领先。空天技术产业聚集企业超百家。成立聚变新能公司,协同推进聚变能源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亿航智能获批全球首张无人驾驶载人适航证,加速低空经济全产业链集聚发展。更加重视数智赋能,新增全球“灯塔工厂”3家、总数居全国第2位,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2户、总数居省会城市第6位,新增容知日新、阳光电源等6家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规上工业实现“智改数转”全覆盖。建成运营“巢湖明月”3300P国产化智算集群,“羚羊”工业云等赋能43万家合肥企业。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国际陆港一期、派河港建成运营,江淮运河全线贯通,新增、复航国际客货航线7条,中欧班列开行868列、净增100列。新增亿元税收楼宇30个,新引入品牌首店150家,淮河路步行街成为“全国示范步行街”,贡街获评“全国夜间经济示范街”。举办会展600余场,世界制造业大会参展企业数、中国·合肥苗交会交易量均创新高,首届国际新能源汽车展“一战成名”。

(三)聚焦攻坚克难,改革开放持续发力。

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推进,圆满承办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成立合肥国家实验室上海基地,运营G60科创走廊成果转化促进中心。牵头组建新能源汽车等4个产业联盟,共建10个产业园区,融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联动发展区,152项高频事项实现长三角“一网通办”。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进出口总额居省会城市第7位,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20%以上,获批全国加工贸易承接转移示范地。新增国际友城4个,引进世界500强项目15个,大众全球第二研发中心等一批标志性外资项目成功落地,新增外资企业超200家、增幅创5年来新高。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三年试点任务全部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6项制度成果全国推广。重点领域改革实现突破,全面启动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创投城市计划”,新增总行级科创金融中心9家,财政国资参与设立股权投资基金226支、总规模超4200亿元,创历史新高。启动建设安徽(合肥)创新法务区,扎实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企业办照、办税等七大事项1天办结,“四证齐发”实现“拿地即开工”,“包容普惠创新”“远程虚拟窗口服务”做法全国推广。

(四)聚焦品质提升,城市功能持续完善。

规建治一体化全面推行,新建住宅小区“五有一纳入”、幼儿园“三件套”做法全国推广。城市大建设全面提速,铁路运营里程885公里、居长三角首位。建成、在建高速公路349公里。宿松路快速化改造全线通车,建成、在建快速路316公里。地铁1号线三期开通运营,2号线、3号线直达肥东、肥西县城,运营总里程突破200公里,轨道交通迈入市县一体时代。城市更新集中攻坚,开工建设棚改安置房7.7万套,117个老旧小区改造焕新。加快104个“城中村”改造,蜀山大铺头、包河周谷堆、瑶海和平路等片区更新取得重大进展,三年征迁任务一年完成过半,“城中村”改造做法成为全国经验。城市治理持续加力,建成和美小区115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100个。城区供水自管小区、消防无水小区改造基本完成。新增充电设施超1万个、停车泊位超10万个。

(五)聚焦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持续加快。

稳产保供更加有力,建成高标准农田30万亩,新增耕地2.8万亩,水稻良种出口连续5年全国第1。粮食种植面积、单产实现“双增”,总产超298万吨。特色农业不断壮大,新增50亿元农业企业1家,草莓、龙虾等6个产业链突破百亿,农产品加工产值1860亿元、增长9%。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首次突破200亿元。农业科技步伐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实现“双提升”,中国菌物谷全国首创“智慧菌房”。脱贫成果巩固拓展,集体经济强村占比达70%、提高10个百分点,“百万元村”突破300个、占比26%。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肥东成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长丰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

(六)聚焦系统治理,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巢湖治理成效显著,巢湖水质创1979年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山水工程”入选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巢湖越冬鸟类创有数据以来最多。三大保卫战深入推进,空气质量连续三年保持国家二级标准,优良天数比例86%、位居长三角万亿城市前列。南淝河水质首次达到Ⅲ类,20个国考断面全部达标,水质优良率90%、创历史新高。城市园林扩量提质,新增、改造绿地708万平方米,建成城市绿道177公里,新建公园游园61个,千亩以上公园达20个。第十四届国际园林博览会在骆岗公园成功举办,开园以来游客超700万人次。绿色转型步伐加快,“双碳”工作稳步推进,光伏并网容量稳居省会城市第1,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企业18家。

(七)聚焦共同富裕,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就业创业成效明显,率先推出“稳岗贷”,稳定岗位3.6万个,兑现援企稳岗政策资金14亿元,覆盖岗位超200万个。“三公里”就业圈实现城区全覆盖,帮助5.4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近就业。社会保障提标扩面,两次降低职工门诊报销起付线,惠及职工181万人。关爱“一老一小”,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超300万人次。教育强市加快建设,合肥大学创建成功,合肥理工学院获批建设。健康合肥深入推进,新桥国际医院投入使用,安医大一附院南区(肥西)建成运营。儿童、创伤、中医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开诊,心血管、消化系统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分别开工、获批,与京沪高水平医院共建17个特色专科联盟,优质医疗资源加速汇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增艺术空间、全民阅读点均超100个,市科技馆新馆、少荃体育中心建成运营,市博物馆、美术馆加快建设。省“五个一工程”获奖数量创历史新高、首次实现“大满贯”。培育科创科普、古镇故居等旅游品牌,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增长68%、旅游总收入增长八成以上。社会治理效能提升,全面推进四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94%的建成小区实现可防性案件“零发案”。

记者 葛清政 代敏 许露瑶

预计2023年GDP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3%左右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居万亿城市第3位

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长17%、居万亿城市首位

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94户、总数8406户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1万户、实现两年翻番

“四上企业”首次突破万户

净增市场主体17.6万户、总数169万户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3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