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

首页>地方频道>徐州>要闻

徐州如何让“宠”爱经济 “萌”动未来?

当萌宠经济跃升为千亿级产业新风口,徐州正涌动着一场“它经济”变革浪潮:徐州的宠物经济以食品、医疗为基点向外辐射,延伸出宠物殡葬服务、仿真定制等新兴业态,产业链条持续裂变。

《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24年中国城镇宠物犬猫数量达1.24亿只,消费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养宠家庭渗透率攀升至22%。

从基础刚需到情感消费,萌宠家长们的购物车发生着怎样的结构性变化?聚焦消费升级浪潮,徐州宠物企业该如何向新拓展、紧抓蓝海机遇?徐州本土商家又该如何重塑商业模式?


宠企Pro 从『制造』到『智造』的跃迁


作为国内重要的猫砂生产基地,贾汪的猫砂产业已占据国内新型猫砂市场超过三分之一的份额,产品更是远销欧洲、东南亚等数十个国家。

徐州为何能在以新型猫砂为代表的宠物产业中迅速脱颖而出?成绩的背后,凝结着徐州宠物产业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创造的蜕变密码。

徐州宠物产业的转型升级,本质上是制造业价值重构的生动体现。在贾汪猫砂产业集群,中环宠创与南京农业大学联合研发的智能猫砂,将pH值监测、隐血检测等医疗级功能融入日常用品,使猫砂从单纯的清洁工具转变为具有健康监测功能的服务产品。

这种创新并非偶然。去年11月,新型植物猫砂产业科学研究院落户徐州,在环保材料、功能性猫砂等领域展开深度研发,标志着该产业从“单打独斗”迈向“集群作战”。

与此同时,数字化转型也在重构产业生态系统。在新沂,江苏吉家宠物用品有限公司打造的透明工厂和VR溯源系统,确保每粒冻干粮都可追溯至原料产地,制造企业完成了从产品供应商到品质担保人的角色转换,有效提升了市场占有率。

此外,产业集群效应为产业跃迁提供了结构性支撑。毛贝贝高端宠物食品项目、富佰迪动物营养和保健产品生产基地、科沃宠物营养冻干食品……目前,徐州“它经济”特色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宠物食品、用品、保健品等细分领域形成协同网络。依托农业大市的原料优势、交通枢纽的物流优势,徐州正在形成生产要素的“集聚效应”。

徐州企业通过建立“品牌+渠道”双轮驱动体系,不仅覆盖主流电商平台,更渗透至宠物医院等专业场景,构建起立体化消费触点。

站在产业变革的十字路口,徐州宠物产业的跃迁之路仍面临深层挑战。如何将制造优势转化为标准制定权?怎样在跨境电商浪潮中建立全球品牌认知?这些仍需创新突破、协同发力、久久为功。


服务plus 从『温饱』到『精致』的升级


当下,这股“宠”爱之风也吹到了徐州市民的日常生活中。

从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宠物粮,到社区涌现的“宠物友好”空间,再到定制化殡葬服务的悄然兴起……徐州敏锐捕捉到宠物消费需求从“吃饱”向“精致生活”转变,以服务升级拓宽产业边界。

上周末在邳州汇川大象城商场一角的宠物休息区,几位主人正给爱犬喂水,旁边的宠物厕所每天都有人定时清理。“以前带狗出门总要担心它去哪上厕所,现在方便多了。”正在购物的张女士说。

这家邳州首个宠物友好商场,特别配备了专业的宠物饮水站、休息区和社交空间,并安排宠物医生驻场,提供免费的健康咨询服务。这种“宠物友好”空间的涌现,正是徐州宠物经济从“温饱”走向“精致”的折射。

而这,仅仅是徐州宠物经济服务端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登录美团搜索“宠物殡葬”,徐州主城区就有几十家服务机构,提供从临终关怀到定制骨灰盒的全流程服务;在仿真宠物定制师袁娇娇的工作室,宠物毛毡一比一还原的订单已排到了2028年;还有宠物摄影、宠物美容造型、宠物健康护理等多元服务,满足了不同宠主的个性化需求,这些充分体现出宠物服务市场的蓬勃生机与广阔前景。

现如今,宠物被视为家庭成员,90后、00后养宠人群占比近67%,他们将宠物视为情感寄托,催生个性化、精细化服务需求。

伴随着徐州宠物经济的“丰度”升级,服务供给正经历着质的飞跃。从基础养护到个性化服务,从单一医疗到全生命周期关怀,宠物SPA、专业写真、社交训练等新兴服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拟人化”服务的兴起,推动了服务供给的精细化发展,也催生了更具温度的人宠相处之道。

然而,消费增长刺激行业升级的同时,也暴露出人才短缺的问题。一位有着十年从业经验的宠物店老板坦言:“专业美容师太紧缺了,培养一个成熟的美容师至少要两年。”

徐州正在推动职业院校开设宠物美容专业,以缓解人才短缺问题。这也反映出徐州宠物经济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未来,徐州宠物服务行业将继续提升服务品质,培养专业人才,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推动宠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辐射max 从『城市』到『乡村』的联动


宠物消费升级带动了宠物食品、用品、医疗、美容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宠物经济产业链。徐州宠物经济则更进一步,它并没有局限于城市内部,而是积极向乡村辐射,将乡村纳入整个产业链条中。

在新沂市草桥镇堰头村的养殖场里,荷兰鼠和小兔子悠闲地啃食着新鲜牧草,一派生机勃勃。而在泉山区,“萌宠握爪年会”等活动则整合了宠物医疗、美容、娱乐等资源,构建起“宠物+娱乐+消费”的多元化场景,吸引年轻消费群体并释放消费潜能。

从新沂的“宠物兔之乡”到贾汪的“猫砂产业基地”,从泉山区的“萌宠市集”到乡村合作社的产销一体化,徐州构建了“城市消费需求驱动+乡村产业供给支撑”的双向循环体系,实现了宠物经济从单一养殖到全链条覆盖的跨越式发展。

徐州宠物经济的城乡联动首先体现在产业链的空间分工上:乡村地区依托传统农业基础,承担起宠物养殖和配套用品的生产功能;城市则成为宠物服务与消费场景的创新中心。

同时,在电商与科技的赋能下,城乡要素正在加速流动。在堰头村的电商直播间,垂耳兔、侏儒兔等宠物兔正在销往广东、浙江等地区。

这个常住人口不足3000人的村庄,其“萌宠经济”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如今,在通过合作社整合养殖、物流和销售资源,构建风险共担机制的加持下,已聚集了600多家宠物电商户,年销售额高达2.3亿元。

传统农业地区通过拥抱新消费趋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城市消费升级需求为乡村特色产品提供了稳定市场,城乡联动为徐州宠物经济市场开辟了新的可能,也推动了城乡协同发展从“产业辐射”到“价值共生”的跨越。

在“它经济”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徐州这座兼具农业底蕴与工业基因的城市,正通过产业能级的跃迁重构着宠物经济的价值图谱。

下一步,徐州将持续深化产学研协同、培育国际化品牌、完善宠物友好型社会配套等,让“宠”爱经济真正“萌”动未来,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31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