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荟萃,春满江淮。2月27日,2025“江淮之春” 非遗传承·戏曲歌舞晚会在合肥大剧院火热排练,晚会总导演徐启东现场揭秘了本次晚会众多节目的亮点。据悉,晚会不仅原创内容持续增加,在表现形式上也勇于创新,融合了大量现代科技元素,力求让多彩非遗在江淮大地上绚丽绽放。
2025“江淮之春”非遗传承·戏曲歌舞晚会海报。
非遗荟萃!原创非遗节目大放异彩
2月27日,记者走进合肥大剧院,只见演员们热情高涨地在场地排练。整台晚会的开场节目《过年啦》正处于紧张的灯光调试与演员走位环节。该节目结合春节申遗成功的元素,巧妙地将众多非遗搬上舞台,为观众精心打造一场春节年味市集。
排练现场。王浩/摄
晚会总导演徐启东介绍:“今年的‘江淮之春’是合肥市第三次举办大型非遗主题晚会,原创节目内容占了过半比例。整个团队全力以赴,就是为了让传统非遗呈现得更精彩好看。”
在整台晚会中,非遗主题贯穿始终。来自安徽不同地市的11个国家级非遗项目集中展示,同时也有令人耳目一新的非遗项目将在舞台上大放异彩。
来自蚌埠市固镇县的非遗项目 “哪吒闹海传说”,将结合今年春节档的热门电影《哪吒2》,惊喜亮相歌舞表演《就是哪吒》。节目中,街舞少年们化身 “小哪吒”,为观众热血演绎淮河之畔的千年神话。
来自合肥市蜀山区的非遗项目 “朱子礼仪”,将通过舞蹈《先生你好》呈现。节目邀请到了朱熹后人朱雷,讲述束脩六礼等传统礼仪,带领观众穿越时光领略古人尊师重道的文化传承。
礼仪舞蹈秀《先生你好》节目排练现场。夏伟/摄
朱雷说:“传统文化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这个节目通过舞蹈演员们的精彩呈现,以蓬勃昂扬的青春气息展现出少年感的活泼张力,这与朱子礼仪的创新性活力一脉相承。”
无独有偶,在原创舞蹈《舞狮少年》中,展示了一位少年在师父的传承教导下成长为一名优秀舞狮人的故事。
合肥市歌舞团演员朱依婷在节目里扮演一位舞狮学徒,她说:“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舞狮,不仅喜欢上了这项非遗,同时也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传承的不易。”
晚会还邀请了众多青少年学生参与,共同续写非遗传承的新篇章。来自合肥工业学校、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模特将身着融合剪纸、舞狮、鱼灯等元素设计的服装进行走秀,带来情景表演《遗风织彩》。
情景表演《遗风织彩》节目排练现场。张玉莲/摄
合肥工业学校服饰与文化艺术学部设计教师曾亚琴担任这一节目的服装设计,她说:“我们为晚会精心设计了 20 套服装,其中以剪纸元素打造的创意旗袍将在本次晚会首发亮相。希望在服饰中融入更多具有本土感的场景,比如衣服上的荷花纹样就来源于合肥包公祠。”
谈及再次参与这场非遗晚会的感受,徐启东表示:“非遗是一块巨大宝藏,总能挖掘出更多的内容。我们希望通过用心打磨,让更多观众关注到这台非遗晚会,关注到传统文化,让更多非遗迎来春天,在春天绽放别样风采。”
科技赋能!AI 复原戏曲名家舞台经典
在 “江淮之春” 的舞台上,科技元素从未缺席。晚会通过将科技手段与艺术演出相结合,在保留非遗项目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充分展现了非遗艺术和现代科技交融的独特魅力。
本届晚会延续了去年效果良好的冰屏技术,今年首次创新采用 “移动冰屏舞美装置” 构建动态背景,并运用激光雕刻技术,精准投射出非遗符号与故事场景,使表演空间更加多元,科技元素融入其中,为观众打造多层次组合的舞美震撼效果。
非遗科技融合秀《光影悟空》节目邀请到了央视 86 版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配音演员李世宏作为讲述人深度参与,对节目进行生动阐述。当传统马派皮影戏遇上现代激光雕刻视频技术,伴随光影变幻,为观众打造一场视听盛宴。
省级非遗项目马派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马飞说:“《西游记》是皮影戏的经典剧目,这次用不同的形式一起呈现,既传统又现代,让观众感受到非遗不仅接地气,同时也很有科技感。”
同时,备受期待的还有戏曲联唱《戏曲奇妙夜》,节目利用投影和大屏的视觉技术,并通过 AI 复原严凤英、丁玉兰、李宝琴等戏曲名家的演出片段,与青年戏曲演员完成一场时空对话。
深情致敬!全省 99 个国家级非遗项目致敬传承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晚会还精心打造了一首原创歌曲《传》。歌词不仅承载着创作者对非遗传承的深情与期望,还通过探寻众多非遗保护和传承背后的故事,将那些饱含岁月沉淀的情感与文化精髓融入其中,为观众诠释这场非遗大联欢的责任与使命。
总导演徐启东透露:“在这个节目中,我们还将完成一场致敬。来自安徽省的 99 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会如同满天繁星一般在舞台上一一闪现,以此致敬传统文化,致敬这片生生不息的土地。”
2025 “江淮之春” 非遗传承・戏曲歌舞晚会将于 3 月 1 日 19:10 在合肥大剧院歌剧厅重磅登场,合肥日报、合肥晚报、合报新闻、合肥在线等近 30 家平台将同步直播,观众可共同感受这场非遗盛宴的极致魅力。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夏伟/文 王浩 张玉莲/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