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获悉,近日,我市完成新一轮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全面厘清城乡范围内古树名木“家底”。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树龄100年以上的各类古树名木152株。
古树名木是城市不可再生资源,传承了城市的历史文化,承载了人们的乡愁情思。2024年4月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深入全市各镇(街道、园区、办事处),开展新一轮城市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普查对象为原有入库在册的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和拟新增的古树名木,以及树龄50年~100年的后备资源树木。
普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对古树名木进行定位取照,现场测量树高、冠幅、胸径、地径等基本信息,同时对树木的长势及生长环境进行了全面记录。经认定,目前我市各镇(街道、园区、办事处)共有树龄100年以上的各类古树名木152株,涉及18科25属26种,尤以银杏、朴树、榉树、皂荚树、桂花树居多。树龄在50年~100年的后备古树有112株。
这些古树名木在我市各镇均有分布,其中以马桥镇范围内生长古树最多,约占全市古树总数量的19.74%。另外,我市“树龄最长”的古树位于孤山镇新庄村张公殿,树种为银杏,经鉴定,该古树的树龄已达550年,是靖江“树王”。
普查中,工作人员还为登记的古树名木重新制作了“身份证”,标明树种、树龄、身份编码和“二维码”,市民通过手机扫码即可了解古树的生长历史和动态变化。我市将持续加大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宣传,进一步明确管护责任,加强安全巡护和动态管理,定期监测,严厉打击破坏、砍伐古树等违法行为,进一步保护名木资源,守护好“绿色文物”。 广大市民如果发现破坏古树名木的情况,可拨打12345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