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一张质量认证证书,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南京分中心累计为3万苏企颁发10万份认证证书 ——

  一张质量认证证书,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11月12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南京分中心(下称“南京分中心”)举办“2024(首届)认证赋能江苏高质量发展大会”,联手政企学界,共同探讨以质量认证深度赋能,通过品质化、数智化、绿色化三大引擎,助力地方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品质认证助力江苏制造“出海”

  品质是制造业发展的生命线。质量认证被称为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和国际贸易的“通行证”。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南京分中心成立于2002年10月18日,初衷是以质量认证助力江苏打造制造业高地,更好融入全球市场。

  南京分中心主任杨辉告诉记者,当时中国刚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作为质量认证的“国家队”,肩负着全球化使命。目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拥有近30个国家的授权资质,提供出口全球的一站式服务,并与27个国家和地区的56家技术机构签订85份合作协议。

  据介绍,截至目前,南京分中心已为超3万家苏企颁发10万余份认证证书,助力6000多家企业产品“出海”,认证检测服务覆盖全省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产业链。

  莱克电气是全球环境清洁电器领域隐形冠军。“对于品质的追求,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也是客户信赖和忠诚的保证。”该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质量官马苏伟表示,公司每年推出百种新品,研发费用占比达5%。

  在江苏照明电器、电线电缆等行业中,几乎都选择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颁发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其中,江苏上上电缆集团在绝缘线缆企业规模排名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七,连续三届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产品出口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市公司如科沃斯不断布局跨境电商,2024年上半年海外营收13亿元,同比增长11%;旗下高端智能电器添可海外营收增长32%。

  目前,对内外贸产品“三同”认证(即“同线同标同质”)受到市场关注。“这是按照相同标准、相同质量要求,在同一生产企业生产,既能满足境外特定目标市场要求又可内销的产品。”杨辉说,这强化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也帮助外贸型制造企业开拓国内市场。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技术基础研究部处长陈云鹏认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本身就是新质生产力。“以智能制造、先进制造为代表的产业变革将更加依赖高水平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技术和规则。”他说,要以质量认证高质量发展为新质生产力赋能。

  南京分中心发挥质量认证作用,与各级政府和部门合作,累计打造了255个“江苏精品”和156个“苏州制造”。“通过打造江苏质量品牌形象,优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杨辉说。

  数智化赋能产业革新

  数智化转型是产业革新的必然选择,也对质量认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智改数转网联方面,南京分中心对全省8000余家规上企业提供智能制造诊断第三方质量监督,对全省5000余家企业星级上云做第三方评审,对全省400余家首台套、200余家企业技术中心完成第三方认定。

  “未来,南京分中心发挥数据乘数效应,深耕江苏‘1650’产业体系,助力产业集群突破,通过数智化赋能、链接产业生态实现产业发展。”杨辉说。

  11月12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主任刘江在南京发布国内首份《长三角数据产业发展报告》。“长三角数字经济规模与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已成为数字产业化示范者和产业数字化领跑者。”刘江说。

  在同一天,数据要素存证登记服务正式全国上线,将服务全国数据要素大市场建设,为数据“供得出”提供新的路径和视角,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据悉,南京分中心围绕数据产业战略,打造全场景全流程数据服务体系,全国首发数据质量证书被全国30多家数据交易平台采信。

  在软件产业方面,南京分中心正在就应用软件国产化等级认证、绿色软件认证研发与认证试点示范工作方面开展探索。11月12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为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电力有限公司、中船奥蓝托无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永中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四家企业颁发全国首批应用软件国产化等级认证证书。

  “这是企业积极践行软件国产化战略取得的一个阶段性成果,自主研发建设的应用软件和信息化系统已经达到最高级别的国产化标准,对于保障国家数据安全和推动信息化‘自主可控’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杨辉说。

  今年以来,南京分中心苏南服务中心落户吴江,在智能制造可靠性认证和长三角数据要素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双方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开展强链补链行动,共同支撑吴江智改数转网联、智能装备与集成质量可靠性、智能工厂、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数字化供应链、生产设备管理能力成熟度、人工智能企业、智能技术企业科技信用、应用软件国产化、智能装备国产化、两化融合等企业数字化转型认证评价工作。

  同时,双方合作建设数据检测认证第三方服务能力,打造数据检测认证区域公共服务平台,举办数据要素相关活动,发布数据要素前沿探索成果,共同建设长三角数据要素数实融合示范区。

  持续发力区域绿色“碳”索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质量服务机构,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累计牵头或参与并发布近410项国家标准。“标准的价值在于推动企业革新,协同产业升级,助力区域共同发展。”杨辉说,在绿色低碳领域,南京分中心联手各方,在风电、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方面建立产业发展标准,打造了多个国内领先项目。

  新能源领域内,南京分中心已实现完整布局。作为国内唯一拥有光伏全产业链质量评价体系的认证机构,其颁发的光伏产品认证证书已被国家主管部门、投资方、金融机构和电网公司采信。

  与此同时,南京分中心对全省超5000座新能源汽车充电场站、超48000台充电设施完成第三方质量验收,这在全国尚不多见。目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下属检测机构中认南信(江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已获得授权,承担江苏省充电设施运行监管平台运营工作,实时监控全省充电设施的建设、运营、维护等情况。“这对于提升江苏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该公司业务总监汤金金说。

  南京分中心为江苏600余家企业和园区提供绿色服务。在江苏射阳港经济开发区,新能源创新基地已投入使用。该区党工委书记陈双喜表示,着眼全球发展,双方联手建成全球最大的全尺寸叶片检测平台,拥有世界最大的23万千牛米静力载荷测试能力,建设“风光氢储充及岸电”装备实赋基地,为新能源装备企业就地提供国家级检测、认证服务。

  据悉,射阳基地先后承担国家标准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开创了区域参与“国字头”风电产业标准化制定的先河。双方还将联手布局国际门类最全、技术最优的新能源装备、海工装备、新型电力系统装备仿真、中试、 检测、实赋、证赋功能一体化的大基地,支撑射阳港零碳产业园建设。“这将加快形成园区新质生产力。”陈双喜说,垂直聚焦零碳先行先试,携手国内国际权威机构,启动园区标准体系、碳排放核算体系建设,形成可示范、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零碳实践。

  不仅仅是射阳港,在盐南高新区西伏河绿色低碳科创园,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认南信光储充氢检测基地、南京分中心苏北服务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作为链主的江苏沿海零碳服务中心先后落户。

  “每一个区域经济的迭代升级都将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力,我们作为质量认证的国家队,以专业服务和技术支持,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坚实支撑。”杨辉表示。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39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