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文化闪耀时代光辉
由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打造的情景剧《铁军传人·苏医红》亮相2024年“铁军魂盐城红”红色思政示范课。记者 张一轩 摄
新四军纪念馆“小铁钉”讲解员为到访游客提供讲解。记者 胡国卫 摄
空军后勤部原副部长乔泰阳将军在市委党校开展《向方志敏学习致敬,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讲座。记者 张一轩 摄
3月1日,《江苏省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条例》正式实施。日前,我市召开《江苏省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条例》(下称《条例》)贯彻实施推进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重要论述,共同研究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推动我市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2023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盐城参观新四军纪念馆时,对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强调要用好这一教材,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传承发扬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条例》的颁布实施,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赓续江苏红色血脉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现实需要,对于我市保护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摸清红色家底
挖掘资源“富矿”
挖掘红色资源,凝聚红色力量。4月8日下午,乔信明将军文物资料捐赠仪式在新四军纪念馆举行,29件珍贵的文物资料由乔信明将军亲属捐赠至新四军纪念馆。这些文物资料包括乔信明将军《狱中斗争》初稿原件、《掩不住的阳光》原始提纲、方志敏夫人缪敏与乔信明的通信、周子昆给乔信明的照片等,系统完整地反映了乔信明将军的革命生平。
“此次捐赠为馆藏文物的丰富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新四军纪念馆文史部主任周振华告诉记者。目前,该馆馆藏文物、史料、书画作品等18000余件(套),每一件文物的背后都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仅去年一年,该馆赴北京、南京等地开展文物、文献、史料征集活动,全年征集文物、史料、书画作品、照片等近1200件。
摸清红色资源家底、形成名录,是做好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前提条件。据了解,我市现有248处红色遗存遗址、172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28个以烈士名字命名的镇村、98处市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766件(套)馆藏革命文物。我市将以《条例》颁布实施为契机,落实推进会要求,结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全面开展红色资源专项梳理、盘库建档,建立红色文物资源目录和大数据库,充分发挥全国唯一新四军全史馆作用,广泛征集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北京新四军研究会等协会组织及革命后代、文物收藏者手中稀缺资源;完善定期普查、认定公布、分级分类、动态管理的监管制度。
红色热潮涌动,光辉精神传承。去年年底至今,阜宁县组织专人先后拜访了陈克秋、田宗豪等新四军老战士以及黄克诚长女黄楠、洪学智长子洪虎等开国将领后代,发掘出一批鲜为人知的革命故事,制作成影像资料,进一步为新四军历史研究和红色教育丰富内容。
位于射阳的中共华中工委纪念馆,展示了1947年11月到1949年4月间华中工委的辉煌历程。近年来,该馆组织开展红色遗址、红色史料、红色故事摸底行动,通过实地察看、座谈讨论等方式,对散布在全县的华中工委党政军机关驻地遗迹遗存进行普查、确认、立标、留档。
盐城是一片红色热土,红色资源丰富,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与盐阜儿女一道,浴血奋斗、保家卫国,盐城红色基因就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1.8万余名革命烈士长眠在盐阜大地,为盐城这座城市注入了红色基因、塑造了城市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做示范”,需要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不断从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滋养和前进动力。
守护红色遗存
厚植爱国情怀
4月1日,滨海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颁发张豪《烈士证明书》,烈士胞妹、耄耋老人张登玉委托女儿回赠“情系英雄”匾,并向滨海县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徐振理赠送“三代寻亲终圆梦、履职尽责慰英魂”锦旗。谈起帮助烈士家人寻亲的曲折经历,徐振理深有感触地说:“为英烈寻亲,其中经历了太多曲折,虽然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但我们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告慰先烈,让革命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滨海是革命老区,新四军革命精神厚植于这片红色热土。近年来,该县持续修缮提升烈士命名镇村纪念设施,优化顾正红故居、县烈士纪念馆等展陈配套,推进盐阜大众报旧址陈列馆项目建设,为各处文物保护单位树立标识牌、公示文物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因地制宜对红色标识地和红色资源开展分类保护。值得一提的是,该县委托文物保护专业机构,编制宋公堤全线遗址保护修缮规划方案,围绕“五个一”红色故事深入推进宋公堤保护修缮提升工作。目前,“五个一”已经成为盐城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载体,“一次会师、一件旗袍、一块石碑、一场战斗、一种精神”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我市《条例》贯彻实施推进会指出,做好红色资源的保护管理,要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的原则,严格对照《条例》明确的不可移动、可移动、非物质红色资源分类保护措施以及分别规定的保护要求,扎实做好保护工作。对不可移动红色物质资源,要最大限度保持其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对可移动红色物质资源的保护,应当坚持预防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并重,确保原真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对非物质红色资源,要采取必要的传承活化措施,防止灭失,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射阳县对照《条例》,实施“保护—开发—利用”行动计划,加快对中共华中工委纪念馆馆内文物藏品数据库建设,完成了馆藏文物盘库建档专项工作,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让红色文物活起来。该馆负责人李小玲表示,将坚定扛起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职责,推动《条例》落实落地。
据悉,我市将立足本地实际,基于《盐城市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保护条例》,高标准推进国保单位新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维修保护工程、省保单位顾正红烈士故居保护规划编制等红色文物保护利用工程项目,有序实施新四军纪念馆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等可移动红色文物保护工作。同时做好“江苏‘新四军东进北上’沿线革命旧址专项保护和展示工程(2024—2027)”项目申报工作。
赓续红色血脉
焕发时代荣光
3月1日上午,全市“五个一”红色故事主题宣讲暨2024年“铁军魂盐城红”红色思政示范课活动隆重举行。活动以我市打造的“五个一”红色故事主题宣讲、展演为主,将具象的新四军红色故事传播给青少年一代,播撒红色种子。
据悉,2023年我市教育系统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全市中小学师生近30万人(次)走进新四军纪念馆等红色场馆,参观、解说、宣讲;开展2024年“缤纷的冬日”未成年人寒假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发布12条“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寒假红色寻访路线;开展“红色基因代代传,大手小手传承行”走访新四军烈士命名地活动。盐城中学以“弘扬铁军文化赓续红色血脉”为育人目标,打造包含铁军馆、铁军林、信仰广场、纪律庭院、意志长廊、担当舞台等元素的铁军文化广场。东台市三仓小学被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盐城东台红军小学。多所中小学设立新四军史料陈列馆或爱国主义教育长廊,成立红领巾新四军研究院、“新时代小铁军”红色宣讲团、铁军国防训练营、红领巾寻访团。2023年,我市15所学校入选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同时,成立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开发教学资源,组织师资培训。组建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区域联盟,开发打造“铁军魂盐城红”系列地方思政课程。据统计,全市中小学校共开发和打造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校本教程575种。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进一步把红色文化教育内容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童”字系列美育活动、劳动教育之中,广泛组织“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红星照童心”“小小铁军讲解员红色薪火代代传”等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童声宣盐”红领巾讲解员风采展示活动。利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等重要节点,开展丰富多彩、富有价值内涵的主题活动。
新四军纪念馆作为我市红色文化传承主阵地之一,系统构建研究高地,深入挖掘新四军红色资源背后的思想内涵,准确把握新四军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推出以“新四军与新中国”为主题的全国巡展,创作拍摄《重建军部》微电影和舞台剧,线上线下推出多个不同主题的原创新四军专题展览、微展览,讲好新四军故事。提升构建馆校合作、馆社合作的“纪念馆+”模式3.0版本,健全展示传播机制,构建传播矩阵。
滨海县邀请专家学者研究提炼“正红故里宋堤丰碑红色堡垒”红色滨海内核,创作中国画组画《黄海丰碑·宋公堤》、小淮戏《半袋黄豆》等文艺精品,举办新四军百岁老战士事迹展、“燎原火·烈士魂”——纪念顾正红烈士牺牲95周年主题展、纪念宋公堤修筑80周年系列活动,深度挖掘彰显县内红色资源时代价值。
聚焦主题展览、数字赋能、文旅融合等,市文旅局充分发挥“展、创、演、联”等职能优势,积极推进新四军纪念馆展陈提升改造工程,同步提升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停翅港新四军军部旧址等文保单位展陈,建立“红色遗址+博物馆(纪念馆)+学校”共建机制,将红色内涵与个性需求、现代生活、流行场景等串联,新推新四军纪念馆+世遗、康养、研学、会展等27条产品线路,打造新四军红色文化传播高地,打响“铁军魂盐城红”红色文化品牌。
踵武前贤,砥砺奋进,红色精神永不褪色。《条例》的颁布实施,必将更好地推动我市广大干群讲好红色故事,不断从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滋养和前进动力,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把红色血脉世代传递下去,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