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

首页>地方频道>泰州>文化

七旬翁整理24首海陵民歌

  七旬翁整理24首海陵民歌9月下旬将举办“海陵风情”主题晚会

  

  李文淦向记者介绍他整理的民歌小调。

  中国江苏网9月7日讯 历时一个多月,77岁的李文淦凭借记忆,终于将24首海陵原生态的民歌小调整理完毕。身为海陵民俗文化艺术团负责人,本月下旬,李文淦将组织一场以“海陵风情”为主题的晚会,节目包括民歌演唱、民歌曲调联奏、地方舞蹈等。李文淦说,把海陵民歌小调搬上舞台,是为了让更多的泰州人了解海陵这片土地上的历史人文积淀和地方民俗风情。

  整理濒临失传的海陵民歌李文淦是位老泰州,熟悉海陵这片土地上的历史掌故。早在上大学时,他就是文艺骨干,爱好唱歌,还能记谱作曲。李文淦说,海陵民歌小调,如今濒临灭绝,自己已是风烛残年,担心再不抓紧抢救,这些美妙的音符就会永远地消失。于是,一个月前,他开始根据回忆记谱,一共整理了24首。文史专家肖仁说,泰州作为里下河的门户,在人力装卸、挑抬等重体力劳动者流传的搬运号子,一度是古城一景,船工号子、打夯号子也曾回荡在古城的上空。此外,一些民歌小调旋律优美,曲风婉转悠扬,“扬剧中包括雅元素和俗元素,前者包括清曲、弹词,后者包括部分海陵的民歌小调。”

  唱词逐渐清晰起来这24首民歌小调包括《八段景》、《四季调》、《亮月一出照楼梢》等,内容有爱情,有对家乡风景的赞美,甚至还有对贪官的鞭笞等。“像《大坏蛋王景江(音)》,70岁以上的老泰州很少有人不会唱,王景江(音)是国民党的一位地方官,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这首民歌共数落了对他的‘十恨’:‘一恨大坏蛋王景江,家住泰州三元巷,有名泰州浪荡公子,赌吃嫖遥万花楼上带姑娘……”李文淦回忆说。海陵及周边地区春节期间流传的唱凤凰,伴奏只有锣鼓,李文淦则首次将其编成了乐曲。在民歌小调的梳理过程中,原先在李文淦脑海中一些模糊的唱词,也逐渐清晰起来。小时候,李文淦喜欢往建筑工地跑,他对激越、纯朴、粗犷的打夯号子非常着迷。不过,他一直不知道工人口中唱的“额一在(泰州话音),夯哦”是什么意思。“这次,查找资料,没找到答案,走访了很多老人,才明白了他们唱的是‘硪一砸,夯哦’。硪是四周系着绳子的圆形石头,也就是打夯的石头,他们表达的是石头一下一下往下砸的意思,非常形象。”李文淦说。新词激发爱家乡的情感对李文淦来说,回忆整理这些民歌小调倒不是难事,难的是,用联奏的形式,将之搬上舞台。“这些曲子或喜或悲,节目或慢或快,或合奏或独奏,需要把他们有机地组合起来。”李文淦说,他把这些曲谱摊在客厅的地上,反复琢磨,并用二胡试音,他的好友、73岁的笛子好手刘克俊,成了他的助手,而他的家人则是第一听众。由于一些民歌小调的唱词已模糊不清,还有一些与时代不符,李文淦只好重新填词。“凤城河上风光好,撑起花船走一遭……东边的桃花千万朵,西边的杨柳弯了腰……这边陈庵桃花扇,那边望海楼比山高……”这是他根据《杨柳青》小调填写的《浪河船》歌词,生动地描摹了凤城河两岸的景观,激发了大家爱家乡的情感。

  正在紧锣密鼓排练李文淦周围,有20多个既对泰州文史感兴趣,又喜欢文艺的同龄人。去年年底,本报报道了他打算成立海陵民俗文化艺术团,进行纯公益演出的消息后,又有10多人主动报名。今年年初,在两位热心公益的企业家的赞助下,海陵民俗文化艺术团成立,这30多人便成了团员。团员们均是60岁以上的老人。当李文淦将24首民歌小调整理出来,艺术团团员都非常开心。“听到这些曲调,非常熟悉,非常亲切。”一位老人兴奋地说。老人们纷纷建议用什么形式演唱,并推荐领唱人。艺术团每周二、四、六下午集中排练,大家都很积极,风雨无阻。尤其是今夏,他们冒着酷暑排练,毫无怨言。李文淦说,有些节目需要年轻人挑大梁,特别是年轻的男性,艺术团尤为稀缺,他希望有志者加入,联系电话:15365630787。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78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