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首页>地方频道>黄山>要闻

昼夜茶香里一叶兴山乡

一芽一叶一抹香,一人一篓采茶忙。连日来,气温逐渐升高,春茶采摘制作迎来旺季。在歙县许村镇,茶树陆续吐露新芽,茶农穿梭茶园,茶企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全力赶制上乘春茶。

在箬岭村大西坑茶园里,连绵起伏的茶山郁郁葱葱、层层叠叠,茶农们斜挎竹编小篓,采撷嫩芽。得益于茶园“六统一”管理模式,这里的春茶鲜叶品质逐年上升,备受茶企青睐。“箬岭村山高、空气好,气候非常适合茶叶生长,而且不打农药和除草剂,茶叶品质比较高。”茶农谢爱郎介绍,她家有近5亩茶园,年景好的时候,她和丈夫采摘春茶鲜叶收入近2万元。

下午3点过后,许村镇各个临时鲜叶收购点逐渐忙碌起来。茶商们一边看茶、验茶,一边过秤、称重,忙得不可开交。受前期气温影响,今年春茶鲜叶收购量较往年同期有所下降,但价格和品质与去年相比有所提升。随着气温回暖,春茶加速抽芽,采摘量将会不断攀升。“清明前,我们每天能收100斤左右的鲜叶,现在每天可以收到400斤。”茶商宋冬梅说。

晚上7点半,许村镇各茶叶生产车间开始加工当天的鲜叶。在谢裕泰茶业有限公司制茶车间内,工人们将鲜叶倒入杀青机中,并根据茶叶成色控制温度和时长。片片鲜叶在经过摊晾、杀青、理条、烘干、筛片等一系列制作工序后,成了滋味甘醇的黄山毛峰。“我的制茶工龄已经30多年了,经历了手工、滚筒、手摇滚筒、电动滚筒等机器转型阶段,随着制茶机器不断升级,茶叶品质也越做越好。”制茶工人谢金平介绍道。

谢裕泰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谢奇峰是地地道道的许村人,返乡创业开办茶叶工厂,在箬岭村大西坑等地流转茶园近200亩,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运营,建设生态种植茶园,让茶叶品质从源头得到保证。他还先后投资数百万元引进先进的茶叶生产设备,打造精细化、智能化生产车间,进一步提升茶叶生产品质。目前,公司主要生产的黄山毛峰、歙州红茶因品质优良,在国内多地茶叶市场畅销,带动家乡50余户村民增收。“毛峰一年的销量大概在2万—3万斤,歙州红茶销售量大概在5万—6万斤,销售市场主要分布在合肥、上海等城市。”谢奇峰说。

夜色里,伴随着氤氲的茶香,制茶机的隆隆声让乡村的夜晚显得不那么“平静”。春茶不仅是村民增收的“金叶子”,也是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从晨光里的采摘到深夜里的焙制,这片土地正以昼夜不息的坚守,书写着属于茶乡的富民篇章。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7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