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徐州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动员大会召开,拉开了徐州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序幕,发展旅游业被市委、市政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走遍五洲、难忘徐州”“品两汉文化、赏山水美景”……不久的将来,这些都将成为徐州这座古城的重要标识。
一业兴百业
徐州为什么如此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富民产业、绿色产业,对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旅游业已经超过石油、汽车工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对全球GDP的综合贡献率超过10%。近几年,徐州市旅游收入都保持了10%以上的增速,去年完成旅游总收入666.64亿元、增长16.4%,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势头。但与徐州市丰富的旅游资源相比,与省内外先进旅游城市相比,徐州市旅游业发展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
省委和市委全会把文旅产业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旅游业在发展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徐州市提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大有文章可做。
“一业兴百业”,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可见一斑。“旅游+工业”“旅游+文化”“旅游+文创”……如何通过“旅游+”实现跨界融合,徐州仍在大力探索。近年来,全国许多地区纷纷将旅游业作为富民效应最直接最明显的产业。旅游富民在徐州市部分地区已经开始显现。近年来,贾汪区把旅游业作为支柱性产业,利用采煤塌陷地做足“山水文章”,建成3家4A级景区,并进入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挖煤贾汪实现了旅游真旺。在马庄村,利用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发展生态观光和民俗文化游,中药香包去年销售收入超过600万元。
近悦远来
徐州发展旅游业有什么优势和潜力?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徐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研究出台《关于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徐州市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定位: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总抓手,加快构建全域旅游共建共享新格局,把徐州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淮海经济区首选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国内外知名、淮海经济区首选,徐州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定位。这一目标定位的背后有何内涵?徐州市提出,要让旅游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加快构建产品多样、业态多元、全域联动、协调发展的旅游产业体系,到2021年,徐州市接待境内外游客超过90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超过1200亿元,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达12%以上,成为现代服务业的主导性产业和徐州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要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实现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供给品质化、旅游治理规范化、旅游效益最大化,5县(市)5区逐年通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2021年徐州市创建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要提高旅游在淮海经济区的首位度,形成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旅游标识,不断提升徐州在国内外游客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为近悦远来的国内外知名旅游城市和“一带一路”国际高端旅游目的地城市。
大风歌起
对照创建任务,徐州将从哪些方面发力?徐州市将加快编制徐州全域旅游规划,加强与各类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合理规划各类旅游功能区,制定旅游产品开发、公共服务、营销推广等专项规划和行动方案。同时,积极实施“旅游+”战略,促进旅游与农业、工业、文化、康养、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探索名胜名城名镇名村“四名一体”全域旅游发展模式,重点支持云龙湖风景区创新开放式景区运营管理模式,推动潘安湖、窑湾古镇、艾山风景区等景区加强内容创新。积极吸引旅游业龙头企业来徐州市投资发展旅游项目,开展徐州市旅游产品的整体推介、重大旅游项目开发等。
如何打造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旅游品牌?徐州市将充分彰显徐州汉风汉韵,打造世界级汉文化旅游目的地,整合汉文化景区、龟山景区、徐州博物馆、汉画像石馆等汉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徐州“汉文化遗址旅游区”。同时加快推进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以大运河、故黄河沿线和云龙湖、吕梁山、大洞山、马陵山、沛县千岛湿地、汉王镇等为重点地区,争创省级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利用徐州红色旅游资源,进一步丰富提升淮海战役纪念馆、邳州碾庄战斗纪念馆、王杰纪念馆等旅游景区内涵,使徐州成为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展示中国军事文化的重要历史名城。
此外,在旅游标识打造、区域旅游协作、营商网络建设、旅游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徐州市都将持续发力。
大风歌唱,汉风又起。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号角已然吹响,徐州旅游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