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

首页>地方频道>徐州>要闻

“京杭运河第一港”擘画通江达海新蓝图

  原标题:“京杭运河第一港”:涅槃再生,擘画通江达海新蓝图!

  十年磨一剑,涅槃而新生,徐州港顺堤河作业区终于以“京杭大运河第一港”“亿吨大港”的领军地位,屹立于淮海大地。

  不久前,万寨港、孟家沟港搬迁启动暨徐州港(顺堤河作业区)集装箱首航仪式在淮海国际陆港铁水联运中心举行。当天上午,五艘集装箱货船聚集徐州港顺堤河作业区码头,其中两艘集装箱货船从连云港港抵达顺堤河作业区装货待发。

  曾经的万寨港、孟家沟港“两港”,

  有哪些辉煌的过往?

  作为淮海国际陆港拓展江海河、

  公铁水联动航线的焦点地区,

  新的徐州港

  现实承载力与潜在拓展度如何?

  孟家沟港是徐州市最早开通集装箱装卸运输业务的综合性码头,“铁水联运”业务一直是孟家沟港集装箱业务的重点。

  送别与礼赞

  “京杭运河第一港”的顺潮腾飞,是以万寨港、孟家沟港的“两港”搬迁为驱动力的。

  万寨港 始建于1956年

  作为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

  列入了国家第一个五年规划

  年吞吐能力达1200万吨

  孟家沟港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

  主要承担徐州市区及淮海经济区百杂货和集装箱货物的中转运输任务

  是苏鲁豫皖地区重要的内河水运出口

  是京杭运河重要枢纽港之一

  是徐州市最早开通集装箱装卸运输业务的综合性码头

  年吞吐能力达500万吨

  时光如梭。数十年来,万寨港和孟家沟港为徐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两港”搬迁作为徐州港升级腾飞的先决条件,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最有现实针对性、可行性、前瞻性的战略决策。

  “两港”搬迁后,“两港”作为港口的历史随即终结,作为地标的作用也会消失,而徐州的“港口史”“交通史”“经济史”“文化史”都会铭记徐州曾经有过万寨港、孟家沟港,这两个港口曾为徐州交通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责任与担当

  在2600米长的码头岸线上,“两港”坐拥57万平方米的港区,设备星罗棋布,业务林林总总。老港务人都说,“两港”搬迁是徐州改革开放以来动迁面积最大、牵动面最广、成本最大的一次战略举措。

  这次是一场攻坚战。2019年秋,万寨港、孟家沟港即与鼓楼区签订了“收储协议”:两港搬迁的最后期限是2021年3月。战役启动后,指挥部指挥若定,各部门闻令而动,“两港人”正在争分夺秒……

  目前,孟家沟港集装箱业务开始转移至顺堤河作业区,已经启动了实际搬迁。万寨港已经实施了人员调配,先头部队是万寨港的铁路业务人员、作业区部分人员、调度人员等,他们已经进驻顺堤河作业区参加培训,进而熟悉相关设备及业务流程。

  在设备转运的同时,徐州港也为广大职工作了周密妥善的安排,相关负责人表示,港口搬迁后一定会保障他们专业对口、发挥特长,实现效益、利益的最大化。

  巡行于“两港”搬迁现场,在紧张有序的搬迁背后,展现的是责任与担当,是新的起点、新的征程。

  光荣与梦想

  梳理翻阅徐州港的大事记,可知“两港”搬迁从顺堤河作业区奠基的那一刻起,就迈向了必然。

  时间追溯到2010年,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建设徐州港徐州港区顺堤河作业区煤炭码头一期工程,设计年吞吐能力1400万吨。这勾画了徐州港顺堤河作业区的基本蓝图,并兼容了万寨港与孟家沟港的吞吐能量。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顺堤河作业区的建设者们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打造他们心中的“徐州新港”。

  今年以来,顺堤河作业区建设更是迈上了“快车道”:货场硬化及道路改造工程、铁路专用线输煤通道工程、多用途功能改造集装箱门式起重机相继通过验收。6月24日,煤炭一期码头新增装卸船系统竣工验收。

  步入顺堤河作业区,一排排的码头吊、一列列的装载机、一艘艘的货船鳞次栉比;港区周围,绿树夹岸,平水烟波,风景如画……

  十年磨一剑,涅槃而新生,徐州港顺堤河作业区终于以“京杭大运河第一港”“亿吨大港”的领军地位,屹立于淮海大地。

  秉持着先进的建港理念,在一个亲水、远城、护绿、防尘的空间,“亿吨大港”的脊梁已然构成。

  目前,一期工程完成,顺堤河作业区达到了年通过能力1400万吨的设计指标。铁路专用线输煤通道开启后,还可以再增加1000万吨的吞吐能力及铁路集装箱装卸功能。

  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二期码头及临港产业园的建设完成,徐州港这个“中国京杭大运河第一港”不但在通过能力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且在实现“公改铁”“铁转水”“散改集”的“绿色物流”方面走在全国航运界前列。届时,淮海国际陆港实现“江海河互通、公铁水联动”的蓝图将走进现实。(记者 范海杰 刘冰)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53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