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立足淮海国际陆港 推进港航一体化发展
2020年9月5日,中央电视台大型人文纪录片《远方的家》栏目组来到徐州蔺家坝船闸拍摄《运河行》系列节目,用镜头聚焦蔺家坝船闸历史文化和自然人文之美。作为京杭运河江苏段“北大门”的蔺家坝船闸,上接微山湖京杭运河湖西航道,下连京杭运河徐扬段,自古以来就是南北交流的黄金水道,运河航线的重要节点。经过徐州市航道管理处近年来的建设,目前蔺家坝船闸每闸次可放行8艘2000吨货船,每天满载煤炭、黄沙、钢材的船只络绎不绝……而这仅是徐州航道近年来发展的一个缩影。
●航道总里程超千公里
“十三五”期间,徐州航道围绕“加强内河水运网建设”主题,积极把握水运发展政策,强化行业创新,注重提速融合,在完善规划体系、重大项目推进、绿色智慧平安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
航道就是船舶航行的水上公路,“十三五”期间,经过徐州市航道管理处的努力,徐州市航道重点项目稳步推进,“两干多支”航道网络初步形成,2019年航道总里程1033公里,四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268公里。完成湖西航道整治二期15.047公里、新戴运河12.85公里、骆北新线20.55公里、房亭河6.0公里的航道疏浚,以及蔺家坝船闸、徐洪河沙集、刘集船闸养护改善等一系列船闸养护工程,基础设施供给水平逐步提升。
●运河两岸青山绿水
在航道基础建设的同时,徐州市航道绿色智慧水平明显提升,干线航道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推进。
“我每天早上干完农活就喜欢在运河边坐坐,这里不仅有往来穿梭的货船,还有如诗如画的美景。”在运河边长大的铜山区茅村镇村民郭炳勋告诉记者,在京杭运河主航道沿线,现在已经基本上见不到垃圾了,取而代之的是青山绿水。
经过市航道处的整治,仅在2018年全市干线航道沿线共清理垃圾213处,清理碍航设施1541处,拆除违章建筑259处,绿化缺口补植18处,绿化提升里程108.07公里,沿线新增绿化面积337.58万平方米,省干线航道沿岸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提升。沙集和刘集船闸景观提升工程、徐州和邳州水上服务区绿化和环境提升工程按计划完成。
●航道文化建设取得进展
中央电视台大型人文纪录片《远方的家》栏目组来到蔺家坝船闸拍摄《运河行》系列节目期间,通过镜头呈现了航运文化内核,展现了航道处大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扎实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生动实践。
“我们研究制定《新时代大运河航运文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积极推进航运文化建设工作,开展专项调研,进行了史料收集。组织申报《蔺家坝船闸文化标识工程》项目,委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开展《蔺家坝船闸航运文化标识概念规划》研究。配合市交通运输局做好《徐州市大运河文化带生态长廊建设》,积极参与运河沿线航道环境整治,做好运河沿线绿化、景观等提档升级及交通船闸、水上服务区等设施景观建设工作,抓好航道环境提升和园林式、花园式服务窗口建设。”徐州市航道管理处党委书记王行宇说。
●展望“十四五”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推进港航一体化发展
2020年11月,按照省、市部署,徐州航道组织开展了《徐州航道“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并已完成初稿编制,初步拟定了“十四五”航道发展思路、发展指标和重点任务。
王行宇告诉记者,徐州航道“十四五”发展思路是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契机,立足于徐州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淮海国际陆港建设,推进港航一体化发展,加快补齐水运“短板”;加快全市干线航道建设,加快经济薄弱县的通航工程建设,加大市域航道保畅通建设,打造“干支联通、节点顺畅、通江达海”的内河航道网络;开展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航闸建设和服务,推进航道发展品质和服务效能提升,推进蔺家坝文化标识建设,积极打造航运特色鲜明的大运河文化带样板,推进“航道+文化”发展,提升内河航道发展软实力。(记者 龚严巍 通讯员 彭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