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粉刷一新、崭新的书桌和衣柜靠墙放置、墙上还挂着装饰画……一间10平米的“梦想小屋”,正在改变着小宸的人生成长轨迹。
今年15岁小宸居住在江苏徐州睢宁县王集镇。10岁那年,小宸的父亲因病去世,第二年,母亲也失联了,小宸只能跟着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
今年,小宸被共青团徐州市委纳入到了为全市1398名“事实孤儿”进行居住空间改造的关爱行动计划之中,成为获得“梦想小屋”受助计划的未成年人之一。 据介绍,“梦想小屋”是共青团徐州市委推出的一项“为儿童办实事”的转型升级版的希望工程行动内容,为居住环境较差的“事实孤儿”提供住房改造,改善其居住条件,从而达到帮助和关爱“事实孤儿”健康成长的目的。
发生在小宸身上的改变,证明“梦想小屋”行动计划起到了作用。
改造前,小宸的家,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并不过分。一间依托旧墙体加高后搭建起的“锅屋”(当地对偏房的俗称),是小宸日常用来学习和睡觉的地方,墙体开裂,屋顶漏雨。屋里堆满了杂物,除了一张旧木板床,和一张用砖支撑着一条腿的桌子外,再没有一样像样的家具。
7月,共青团睢宁县委开始在小宸家进行“梦想小屋”的改造计划,对墙壁和房顶进行了修葺粉刷,地面铺上了瓷砖,书桌、衣柜、床铺、台灯、床头柜等家具一应俱全,小屋变得焕然一新。改造完成那天,奶奶说,小宸新屋里的灯几乎亮了一夜。小宸躺在床上看着床头上的“梦想”两个字,根本睡不着。
自从有了属于自己的“梦想小屋”,小宸就像换了个人,奶奶说,“以前放学回来,不是(把自己)关屋里,就是放下书包一句话不说就出去玩儿,不到吃饭点不回来,在家里也很少和我说话。现在好多了,脸上也有笑模样了,话也多了,有时候学校里的事情,他也会主动和我说说。”
小宸说,在“梦想小屋”里,他有一种以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自豪感,“以前同学说到我家来玩儿,我都会想办法拒绝,现在,我会主动邀请他们来,小屋给了我自信。”
小宸所在的睢宁县,是徐州市 “事实孤儿”人数最多的地区,达287人,也是徐州全市“梦想小屋”行动计划的试点地区。睢宁曾代表徐州市在江苏省“梦想小屋”集中建设推进会上做典型经验交流。
据了解,共青团睢宁县委在“梦想小屋”的具体实施中,整合县域内共青团的各项资源,打造了一个“1+4”区域关爱体系,在已经建造完成133间“梦想小屋”的基础上,探索区域化关爱模式,依托“事实孤儿”学习生活集聚地希望来吧、青年之家等阵地,常态化实施新情陪伴、社会融入、法律援助等,把关爱做到零距离。
截至9月底,徐州市1398名“事实孤儿”中,已有715人住进了属于自己的梦想小屋。经过调查,徐州市按住房环境把“事实孤儿”的居住条件分为急需改造、需要改造、和暂缓改造三类,计划用2年时间,在全市建设不少于1400间“梦想小屋”。
据共青团徐州市委书记韩锋介绍,徐州市在 “梦想小屋”行动中采取的是“共青团+社会组织”的模式推进,共青团发起 “梦想小屋”公益行动倡议,在线上面向社会各界募资, 211支团队、70759人次参与捐款,线下则面向学校、企业、社区开展项目宣传,引导青年企业家、青联委员等群体积极参与,目前已募集捐款超600万元。
徐州市政协副主席孟铁林表示,以‘梦想小屋”行动计划实施的对困境儿童的关爱,是一个小切口的大工作,是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务实思考,也是关爱困境青少年成长的一项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