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阳光明媚,微风拂面。在江苏省沛县胡楼村食用菌产业基地的塑料大棚里,几名身着工作服的电力工人正在忙着铺设电线。“原来说‘要想富,先修路’,现在我们相信‘经济发展、电力先行’,乡村电气化的全面推进和稳定的供电保障,让农业产业彻底告别了‘看天吃饭’,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电力密码’。”江苏徐州沛县栖山镇胡楼村村主任胡永说。
胡楼村是沛县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也是乡村电气化建设推动乡村华丽转身的一个典型。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胡楼村探索开辟出了一条具有符合本村特色的产业化发展新路子。近年来,村里秉持“产业兴农”的理念,带领村民建起了食用菌产业园,实现了平菇、黑木耳等菌种的自育和初加工。
胡楼食用菌产业园于2010年初开始建设,占地500余亩。丰厚的收入吸引村民们纷纷加入承包菌棚的队伍中,但时间一长问题出现了。“今年我们的菌长势不太好。”2016年,在办理电费业务时,菌菇承包大户徐忠海无意间对工作人员提起。食用菌的生长对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都有要求,传统种植方法每年仅有半年时间可以培育菌种,好的收成往往需要“天公作美”,那年冬季寒冷时间较长,菌菇的收成不如往年。
菌菇种植是带领当地致富的重要产业,想要实现增收就必须走上现代化农业转型路径。在得知此事后,当地供电所研究制定了专项方案,为种菌村民普及电气化种植知识,主动帮助村民在菌棚内配备智能温控风机、卷帘机、喷淋器等现代化电气设施,靠前服务产业园发展全过程。“有了这些设备省事多了,加温、喷水都能自动完成,我一个人能管好几个棚。”徐忠海说。
在菌菇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胡楼村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富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先后建设了千亩芍药园、千亩桃园、钢架大棚草莓采摘基地等产业园区,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00多万元。期间,沛县供电公司主动靠前对接,全程跟进电力配套设施建设,围绕乡镇农业产业重点项目工程,形成“一户一策”专项规划报告,优先保障农业产业用电需求。对农民合作社、乡村企业、种植养殖大户,电力部门上门服务,并加大对农业集中办公区域、生产厂房、冷库车间用电薄弱环节的排查,及时上报储备项目,按期整改到位,扎扎实实为村民增收保驾护航。
近年来,为了推动产业多元发展,胡楼村陆续投资1000万元建设工业产业园区,20多家小微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了当地村民就业的“蓄水池”。产业发展、电力先行,在配电网建设、企业办电过程中,沛县供电公司主动上门服务,简化办电手续,缩短送电时长,为集聚纺织材料、服装加工、板材加工等工厂快速投产奠定了基础。
“咱们厂的设备虽然可以随时停机,但也要注意防止突然停电造成机器损坏、原材料浪费,要按照通知提前安排生产计划。”在徐州锦业纺织有限公司,上门走访的栖山供电所台区经理胡光伟向该企业负责人嘱咐道。2021年末,国家实行有序用电,供电公司提前对胡楼村工业园区内的企业逐个开展走访,详细了解企业的用电特点和用电需求,根据企业生产性质统筹协调相关企业用电时段,最大限度保障了相关企业的生产。
为保障工业产业用上放心电、稳定电,沛县供电公司以共产党员服务队“网格包挂”的形式,对园区内企业提供“全天侯”“一对一”服务,定期为企业排查用电安全隐患,靠前上门办理增容等业务,在有序用电等特殊时期开展细致走访。“现在厂里只要遇到和电有关的问题,我只要给他(供电服务人员)打电话就能解决,这样可靠的服务让企业安心。”徐州锦业纺织负责人赵金萍说。
随着一项项电力改造措施的落地,胡楼村实现了从经济落后到富裕和谐的变迁。泥泞的乡村小道变成了宽敞的马路,古朴的砖房变成了崭新的楼房,空中“蜘蛛网”也变成了架设整齐的线路。目前,胡楼村又建设了10万平方米25栋社区住宅楼和5000平方米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500平方米的幼儿园,4000平方米的村民文化健身娱乐广场。胡楼村人崭新的生活已经开启。
2021年,徐州沛县推进整县屋顶光伏建设,考虑到胡楼村屋顶资源丰富,电力部门抓住时机推广分布式新能源替代。在推广清洁能源的同时,电力部门通过并网消纳让老百姓获得切切实实的收益。经过一年的建设,一排排整齐的光伏板与胡楼新村崭新的楼房、园区成规模的厂房相互映衬,交织出乡村振兴战略下胡楼村华丽转型的美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