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大海之上,“新材料”比拼着人类最前沿的技术实力。不久前,由江苏民营企业“深蓝航天”研发的“雷霆-R1”可复用发动机成功完成点火试车,距离中国版的“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更近了一步。其中,徐州企业威拉里新材料提供的发动机涡轮盘、燃气发生器起到关键作用。名为“GH4169”的沉淀强化镍基高温合金,可以承受900℃以上的温度变化,可谓“九天揽月”的最佳伴侣。
日常生活当中,“新材料”正潜移默化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身份证、银行卡、社保卡、消费卡、门禁卡……我们每个人都有大大小小各种“塑料片”。据统计,中国每年塑料消费量占全球1/4,要降低环境压力,生物降解材料是一种良好的选择。徐州企业华信新材料在国内率先将PHA材料应用于卡片制造,这种材料被誉为“碳中和得分最高的可降解塑料”,为绿水青山更添了一份保障。
如今,徐州正着力培育“343”创新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发展可期、前景可观,将成为未来支撑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产业优势的又一重要支柱。
紧跟“大势” 把握世纪产业风口
2022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约6.8万亿元,较2012年增长了近6倍。同年,徐州市新材料产业集群完成产值474.7亿元,增长8.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普华永道2022年发布的《中国新材料产业洞察》认为,目前国内新材料产业正面临四大阶段性机遇:低碳转型、绿色发展、产业转移和供应链安全。
所谓“机遇”,部分源于市场上的“缺口”。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我国在大量高端新材料的配套供应上仍存在不少“卡脖子”问题。
仅以化工新材料来说:2020年我国化工新材料产量约2700万吨,但消费量高达3800万吨,缺口1100万吨,化工新材料自给率仅为71%。在一些关键的树脂材料、特种纤维、高性能膜材料、电子化学品等领域,短板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下游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市场上的“缺口”,就是产业发展的“潜力”。各大产业研究机构和投资分析机构,对国内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都十分看好。
发挥“优势” 凸显中心城市定位
从整个制造业链条来看,材料产业属于中上游环节,可以服务的下游产业繁多,并且地区分布广泛。徐州企业蓝丰生化目前正在布局芳纶Ⅱ项目,谈起这种产品,该企业对市场前景充满信心:“芳纶Ⅱ是一种耐热且强力的合成纤维,可以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军用装备、车辆配件、船用绳索等产品当中,市场潜力很大。徐州五通汇流的交通条件,以及综合保税区、淮海国际陆港等开放平台,对于我们开拓新产品、新市场,以及服务淮海经济区相关产业链条,都能起到积极作用。”
在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交大(徐州)新材料研究院的技术人员们正在为徐工机械关键材料科研攻关。上海交通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高校之一,是世界一流、国内顶尖的新材料研发引擎。
“徐州有着世界一流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对于新材料的研发和后续服务,有着旺盛的需求。其次,淮海经济区有着庞大的产业纵深,我们可以依托徐州这个中心城市,为区域协调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该研究机构负责人单爱党教授表示,落户徐州是既是看中了这里的发展潜力,也能够在淮海经济区框架内发挥更好的服务和驱动作用。
摸清“形势” 锚定千亿产业规模
不久前发布的《徐州市新材料产业集群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对徐州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提档迭代、优势再造、换道领跑进行全面谋划,力争2023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600亿元,2025年达到1000亿元,成为继工程机械、绿色低碳能源之后,又一根突破千亿规模的产业支柱。
目前来看,徐州市新材料产业主要呈现四方面特点:
一、基础材料占比较大。化工材料规上产值超200亿元,无机非金属材料规上产值达100多亿元;
二、骨干企业不断涌现。目前新材料规上企业256家上市企业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省级以上绿色工厂9家;
三、创新平台持续完善。拥有院士工作站2家,产业研究院2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家,博士科研工作站3家,高新技术企业49家;
四、特色链群稳步发展。沛县拥有淮海经济区最大铝材基地,贾汪区形成苏北地区最大水泥建材基地,邳州正在打造全省最大的煤基碳材料基地,新沂是全省重要高性能膜材料基地。
4月中旬举行的徐州市新材料产业联盟成立大会上,相关企业、创新平台和决策管理者均对“千亿目标”充满期待。联盟理事长、利民化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新生表示,联盟的成立,将为产业链条上的各家企业提供优势互补、协同合作的平台:“产业联盟的成立,不但能为成员企业带来新的客户、市场和信息,也有助于企业专注于自身核心业务的开拓,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发挥聚合效应,推动行业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联动新格局,将为徐州新材料产业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补强“弱势” 培育本地领军企业
有“链主”,产业链才能环环相扣;有“头雁”,产业集群更能加速发展。具体到新材料产业,江苏省内也已涌现出一批“领跑者”。
2022年,苏州先进材料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在高性能功能纤维、纳米新材料、先进金属材料等领域,拥有恒力、盛虹、沙钢等“世界500强”巨头。
而相比之下,徐州新材料产业尚处于培育阶段,产业发展层级较低、创新研发能力不足,企业规模体量偏小,目前虽有“百花齐放”的局面,但尚无50亿、百亿级大企业,缺乏龙头引领。未来一段时间,谁能加速崛起,成为带动徐州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参天大树”?
对于快速成长期的企业,多种要素的叠加支持必不可少:
创新驱动:目前徐州市正布局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研究院等,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金融服务:截至今年2月,全市各银行机构支持“343”产业集群企业995家,其中工程机械、绿色低碳能源、新材料三大优势创新产业集群企业201家,授信金额555.25亿元,贷款余额176.11亿元。
政策支持:在创新人才激励、政策基金支持等方面,一系列政策正在陆续出台,并支持新材料企业新产品申报国家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突破初期市场瓶颈,激活有效需求。
根据《徐州市新材料产业集群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徐州市将以“核心技术自主化、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目标,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施一批重大支撑项目、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打造一批专业特色园区、形成一批高端优势产业链,扶持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企业。
“一方面我们继续大力支持和培养本土新材料企业创新发展,另一方面也有一些重大投资项目正在推进。到2025年,徐州力争打造10亿级企业20家,上市企业力争达到10家。”徐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材料工业处处长李鹏介绍。
材料强则制造强。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图景中,少不了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身影。在技术和市场双轮驱动下,新材料产业将迎来重大机遇,未来的星空里会不会飞扬着更多徐州制造,未来的“深海”中会不会航行着更多徐州材料,让我们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