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三角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长三角

发挥“拥江达海”优势,加快建设现代水运体系——“水运安徽”扬帆远航

  水运,作为最重要的大宗货物运输方式,是经济脉动的“晴雨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

  去年江淮运河全线通航,实现江淮联通千年梦想,改变了江淮之间水运绕道京杭运河的历史,缩短了200公里至600公里运输航程,安徽省正式形成“双通道达海、两运河入江、河江海联运”水运新格局。《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水运上的安徽”建设,实施长江、淮河干支流航道整治和内河航道畅通重大工程。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建设全省铁水联运物流服务平台,推动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从运输成本看,单位货物周转量水路平均运价约是公路的1/8、铁路的1/3。从运输效率看,水运不仅运能大,适宜中长距离运输,还能完成高速、铁路无法实现的超长、超宽、超重等特大货物运输。”省交通运输厅港航处副处长徐闻东介绍。作为最主要的货物运输方式, 水运在大宗商品流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至关重要。

  安徽河网密布,襟江带淮,水运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安徽加大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水运优势进一步凸显,“一纵两横五干二十线”内河航道主骨架加快形成,芜湖、马鞍山、安庆江海联运枢纽,蚌埠、淮南淮河航运枢纽和合肥江淮联运中心等“两枢纽一中心”港口体系全新升级,协同沪苏浙加快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通航能力大幅提升。内河航道通达全省88个县级区域,通达率达85%;干线航道通达65个县级区域,通达率达63%。除六安市区外,全省其他各市市区均实现干线航道网全覆盖。

  随着江淮运河的通航,安徽“拥江达海”的独特优势进一步放大。打造内河水运强省,其时已至,其势已成。目前,虽然江淮运河已经建成,构建起了“一纵两横”干线航道网主骨架,但部分支线航道工程有待实施,更多的是发挥“通道”作用,“干支联动”效应不明显,航运效益难以充分发挥,航道网络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

  2024年安徽省持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300亿元以上,新增高等级航道100公里以上,进一步畅通水上物流通道,完善水路集装箱航线网络化布局,新开通3条以上水运集装箱航线,完成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50万标箱。

  打造“水运安徽”,今年安徽省将推动出台“水运安徽”指导意见。支持芜湖港高质量发展,开工裕溪口港区滚装码头一期工程,提升芜湖港集装箱、滚装汽车装卸能力。实施长江、淮河干流、涡河等航道整治工程,加快引江济淮二期工程建设。研究建立江淮运河水运发展联席会议机制,保障各项要素高效整合,充分发挥江淮运河航运价值。

  “未来安徽将以提升港口、航道能级为重点,畅通道、强枢纽、促融合,加快构建现代水运体系,打开全面开放新格局。”省交通运输厅负责同志表示,将牢固树立“向海而兴、借船出海”的开放意识,充分发挥安徽省“拥江达海”水运优势,加快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水运体系,服务好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需求,构建区域联系水运战略通道,提升集约高效港口枢纽能级,完善高效融合现代航运服务,塑造向海而兴产业发展高地,加快从内河水运大省向内河水运强省转变。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43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