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

首页>地方频道>徐州>社会

徐州人荐雪梅成心动2013安徽年度新闻人物

 

  中国江苏网1月28日讯 2003年,徐州人荐雪梅背井离乡到淮北濉溪县,创办启言聋儿语训部,教会300多名聋儿开口说话,被誉为“启言天使”。

  17日,荐雪梅被评为“心动2013·安徽年度十大新闻人物”之一。今晚7:30,安徽卫视将播出“心动2013·安徽年度新闻人物”颁奖典礼。

  为了聋儿,只身来到淮北

  荐雪梅是新沂市瓦窑镇人,1997年中学毕业后,在新沂港头镇一家聋哑儿童康复中心任教。

  经过系统的学习,她掌握了聋儿语训的科学方法,要做舌操、练气息、看口型,最简单的一个音节都需要持久的练习。荐雪梅面对那些孩子,不仅有方法,还有耐心。

  那时,安徽淮北还没有类似的康复机构,当地一些聋儿被父母送到江苏等地接受康复训练。荐雪梅就负责单训一个名叫小雨的淮北女孩,没想到这竟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当时,小雨只有两岁多,是全家人的“心头肉”。可是不管老师怎么教,她就是不开口说话。小雨的家人心急如焚,她的母亲因痛苦绝望,精神几近失常。

  奇迹出现了,或许是荐雪梅跟小雨特别有缘,在她的耐心引导下,小雨说话了。“小雨一开始并不愿意学习,我把她抱在怀里,然后让她背对着我,转过去,看其他的孩子张嘴跟我学说话。渐渐地,她也开始跟着模仿。”荐雪梅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小雨的家人激动万分,她的爷爷奶奶都哭了,非得下跪磕头向荐雪梅表达心里的感激。

  一个、两个、三个……荐雪梅让聋儿学会了开口说话。7名淮北的家长在激动之余,萌生了一个想法——邀请荐雪梅去淮北,救助更多的聋儿。

  荐雪梅被“缠”得实在没辙了,只好同意了。2003年初,荐雪梅来到淮北。

  开米店勉强支撑聋儿语训部

  刚开始,荐雪梅租了几间民房作为教学地点,她的丈夫蔡佩江在淮北濉溪开起了米店,总算使小小的聋儿语训部生存下来。

  语训机械性的重复枯燥乏味,而一次次挫折更消磨着人的意志和信心。孩子们着急,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荐雪梅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她转过脸去偷偷擦干泪水,重新整理好情绪,用更加积极饱满的态度面对学生。渐渐地,那些无助的眼神不再迷惘,而是紧跟着荐雪梅走出语言的迷雾。

  一些孩子需要住校,可他们年纪较小,生活无法自理。上课时,荐雪梅是孩子们的老师;下课时,荐雪梅更像是孩子们的妈妈,做饭、洗衣、洗澡,朝夕相处中,每个细节她都尽心尽力做到最好。

  “学生大多来自周围的农村,家庭条件也不富裕,拿不出多少学费。那时候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我都不知道能不能继续坚持下去。”荐雪梅回忆说,“孩子出生后,为了让我没有后顾之忧,我爱人就把米店关了,专门照顾孩子。可是这样一来,我们的经济压力就更大了。”

  照顾学生们的日常起居,教他们文化课,进行发音矫正……日复一日的忙碌疲惫,让荐雪梅几次萌生了无法继续的念头。可是看到孩子们渴望的目光,荐雪梅又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孩子们也很争气,不断用“进步”证明荐雪梅的辛苦没有白费。

  慕名而来的学生一个接一个

  濉溪启言聋儿语训部的教室和普通教室的布局不同,这些教室布置得格外温馨,桌椅板凳都是卡通造型的,孩子们围成半圆,环绕着坐下。教室的墙上贴满图片,旁边摆放着电子琴、电脑等教学工具。荐雪梅说:“这些孩子都有听力障碍,我得给他们营造更舒适的环境,才能让他们更安心地学习。”

  给失聪的孩子进行语言矫正,非常讲究方法和技巧。

  荐雪梅先用手鼓或电子琴发出声音,刺激孩子们对声音的感觉。接着,是练口型,矫正发音。荐雪梅张大嘴巴慢慢地吐字,孩子们模仿她,手放在喉咙上,一边感觉声带的颤动,一边发出声音。

  三遍、五遍、十遍、二十遍……荐雪梅说,她必须要始终面带微笑,循循善诱,这样慢慢地耐心的教,孩子们每个字的发音就会有模有样了。

  “有时还需要点燃蜡烛,放在孩子们面前,让他们练习说话时的气息。”荐雪梅说,因为听力丧失的时间久了,孩子们对说话时吐气的轻重无法准确把握。有的孩子以为自己在说话,可是声音太轻。荐雪梅挨个教他们正确地呼气发声,告诉他们正确发音时,呼出的气要把前方的蜡烛吹灭。

  语训部的名声传开了,慕名而来的学生一个接一个,甚至有从阜阳、宿州等地赶来的。孩子们的家长握紧荐雪梅的手,把孩子托付给她,这让荐雪梅进一步坚定了信心。

  荐雪梅被誉为“启言天使”

  荐雪梅坚持用爱心、耐心、恒心换回了300多名聋儿开口说话,告别手语,她被誉为“启言天使”。去年,荐雪梅还获得助人为乐“中国好人”称号。2010年,启言聋儿语训部被认定为“中残联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安徽省定点康复机构,2011年又被评为“全省社会力量开展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先进单位”。

  “很多聋哑人其实并不是生下来就聋哑,只是因为生下来发生听觉障碍,自己也没法对所说的话进行修正,久而久之也没有了说话的意识,导致又聋又哑。在借助助听器或人工耳蜗之后,即使能听见,可他们仍习惯性地不用耳朵,而更多的借助视觉和触觉。”荐雪梅说,她所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先能听到声音,培养他们听的习惯,再训练他们开口说话,直到康复。

  “做语训中心真的很累,可是看到孩子开口说话,看着他们走进小学、中学,和正常孩子一起上学、生活,我就觉的值了。”荐雪梅笑着,眼睛又湿润了。

  文/记者吴兆飞通讯员满东广 图/记者白雪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67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