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一时间,“国家喊你来减肥”冲上热搜。记者了解到,市人民医院自2020年6月起就开设了肥胖门诊,这个由内分泌科、营养科、外科等多个科室“强强联合”的多学科门诊自成立以来就“一号难求”,四年多来,已为千余位“胖友”成功减重。
“半年瘦了48斤,睡觉再也没有被自己憋醒了!”3月11日,“胖友”周先生走进市人医肥胖门诊复查时,兴奋地分享经历。周先生,47岁,身高1.68米,体重曾达到220斤。由于体重太大,他时常腰痛,走路都颇感费劲。“体检发现一堆问题后,我决定减肥。”周先生说,他查出了高血压、高血脂,还有中度脂肪肝。
于是,周先生慕名来到市人医肥胖门诊。经检查发现,周先生腰围122cm,臀围125cm,腰臀比0.98,BMI高达38.97kg/㎡,肥胖程度非常严重。肥胖门诊副主任医师恽瑞元接诊后,通过生化检查、人体成分分析仪、内脏脂肪分析仪等一系列检查,排除了内分泌激素引起的肥胖症,将周先生诊断为单纯性肥胖合并糖尿病前期,开出了“生活方式纠正+简单药物辅助”的治疗方案。营养科医生姚文龙立即跟进,为周先生订制“减肥食谱”,纠正其不合理的进食方式,确保在降低摄入热卡的同时,保持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素的充足供应,既能减重,又不降低患者的抵抗力。经过多学科联合“作战”,周先生一个月体重就下降5kg,三个月减重12公斤,半年时间成功减重24公斤,血糖、血脂、血压等代谢指标均正常化,恢复了标准身材。
“春节后两个月和暑期是肥胖门诊的就诊高峰期。开诊近四年,肥胖门诊和病房共接诊了1000余名超重、肥胖患者。”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杨柳告诉记者,“肥胖门诊”全名叫“肥胖代谢病多学科联合门诊”,这个门诊最大的优势就是与内分泌科、普外科、营养科、护理部进行联合诊治,多学科组成的减重团队根据肥胖症患者的不同情况联合“作战”,提供低热卡平衡膳食、合理化运动指导、适当药物、必要时手术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实现肥胖症的多学科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达到最优减重效果。
从医院的统计数据中记者看到,前来就诊的患者年龄集中在10~55岁,其中“80后”最多。最重的患者达到150公斤以上,最轻的是一名10岁的青少年,体重也有65公斤,“胖友”们体重大都超出标准体重30~40公斤,且都伴有糖尿病、脂肪肝、痛风、高血压病等代谢性疾病。
“许多人对超重和肥胖的危害认识不足,其实,超重和肥胖是引发糖尿病、高血压、鼾症等一系列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症是一种疾病,患者需要正确认识、积极治疗。”杨柳介绍,有60%~70%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都伴有肥胖,肥胖可以引起并加剧胰岛素抵抗和内分泌代谢紊乱,从而易导致流产、不孕不育等,影响以后的婚姻生活。随着现代生活自动化、机械化、便捷性的增加,人们营养摄取增加,但代谢能力降低,营养过剩导致脂代谢异常,这是脂肪肝、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胆石症的诱因。因此,切莫小视肥胖的危害,尽早干预与治疗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