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首页>地方频道>合肥>要闻

齐聚一堂话发展 坚定信心勇突破

2月24日上午,全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动员大会召开。多位企业代表和市直单位负责人现场发言,共话新质生产力,共商合肥发展“未来式”。

大众安徽: 大众科技将应用前沿技术加快研发和生产

合肥正逐步成为中国全新的电动汽车制造和创新中心,营商环境富有活力,“合肥速度”为大众安徽所有里程碑的达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3年,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在合肥成立,是大众汽车集团在德国总部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目前已有1200名专家人才在大众科技工作,预计到今年年底,公司员工将超过3000名。大众科技将应用前沿技术加快研发和生产,同时延续大众汽车在质量和安全性方面的高标准。

此外,入股国轩高科并投资建设大众电池工厂,在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方面形成更大的优势。去年年底,大众汽车(安徽)零部件有限公司高压电池系统在合肥投产,这也是大众汽车集团将合肥打造为智能网联电动汽车中心战略的全新里程碑。从研发到生产,从销售到服务,建立起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价值链。

扎根合肥,共享机遇,深入发展,40家供应商已随大众安徽来皖并在此投资,投资金额已达71亿元。展望未来,将继续落实与本地伙伴的合作,融合本土化供应商,专门开发针对中国市场的平台和产品。

晶合集成:

加快研发进度,推动新产品量产

晶合集成成立于2015年,是安徽省首家12英寸晶圆代工企业。公司于2023年5月在科创板挂牌上市,募集资金近百亿元,创造安徽省IPO项目首发融资规模历史新高。

面对市场变化,晶合集成积极调整销售策略和产品方向,自2023年第二季度开始,订单及营收保持季度环比增长,2023年年度营收排名位列全球晶圆代工企业前十。

目前,晶合也在加快研发进度,推动新产品量产。展望未来,集成电路行业将呈现逐步企稳回暖态势,我们有信心加快发展,取得更好成绩。

维信诺:

形成新型显示产业全球引领新优势

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最早开展OLED柔性显示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的企业,目前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市占率居全球第三、国内第二。

合肥维信诺在建项目计划总投资550亿元。其中,总投资440亿元的屏体项目于2020年底实现点亮,正处于产能快速爬坡阶段;总投资110亿元的模组项目于2022年底落地,今年1月投产。维信诺合肥产业基地2023年研发投入9.8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19.6%。2023年12月15日,ViP技术量产项目首片模组在合肥成功点亮,标志着ViP技术量产工艺全线跑通,完成了向大规模量产的关键一跃。

企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牵头20余家企业协同推进18项产业链关键环节。

合肥产业基地作为维信诺集团当前及未来发展的核心,将在核心团队支撑、新技术研发、新项目建设、供应链资源等方面持续投入,进一步提升我市新型显示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可控水平,形成全国乃至全球引领新优势。

华晟新能源:

合肥华晟预计今年实现产线满产

华晟在合肥投资建设的5GW高效异质结电池及组件生产基地项目,是目前全球单体产能最大、工艺最优化、技术最先进、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最高、成本最集约的现代化工厂,也是合肥市首个高效异质结技术投产的工厂。

2024年,华晟将坚定异质结技术路线,持续推动异质结提效降本,全力拓展市场,优化公司治理,以极致运营推动公司实现年度经营目标。合肥华晟预计今年实现产线满产,同时吸引产业链上下游落地肥西,解决人员就业1200人。

科大讯飞:

星火V4.0版本预计今年年中发布

过去一年,大模型技术飞速发展,带来了解决人类刚需的全新机遇。OpenAI发布的文生视频模型Sora惊艳全球,加速具身智能的发展;新一代多模态大模型Gemini1.5Pro强化了长文本处理和视频检索能力……AI大模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产品创新和产业迭代发展。

在合肥,科大讯飞的星火认知大模型也经历了快速迭代。2024年1月30日,基于“飞星一号”训练星火V3.5正式发布,测评显示星火V3.5的语言理解、数学能力已超过GPT-4,代码能力达到GPT-4的96%,整体能力已逼近GPT-4Turbo的当前水平。

在大模型技术方面,继续基于“飞星一号”平台训练万亿参数规模的星火V4.0版本,预计将于今年年中正式发布。为实现对标GPT-4,科大讯飞将全力以赴让大模型进入到各个行业深度应用,让大模型迈向通用、实用。

科大国盾:

深入推动“量子+”“+量子”行业赋能

2023年,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持续推动“星地一体”量子网络建设,国家广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工程已完成建设并通过整体验收,合肥量子城域网(一期)实现全部验收;与中国电信合作,天翼量子密话全国在网用户规模突破300万;创新推出“量子密语”“量子密邮”等面向政企客户和公众服务的量子安全产品,扩大量子安全应用范围;成功发布上线176比特“祖冲之号”量子计算云平台,成为国际上首个在超导量子路线上具有实现量子优越性潜力、对外开放的量子计算云平台。

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1.27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超80%。目前,企业累计牵头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3项、国家标准11项、行业标准70项。

接下来,企业将秉持“量子科技产业报国”发展理念,加快实现量子信息技术产业链、供应链国产化替代,深入推动“量子+”“+量子”行业赋能,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华恒生物:

吸引更多生物制造领域企业入驻合肥

华恒生物专注生物制造19年,目前已经成为多个细分领域的标杆企业。2005年成立于合肥双凤,于2021年4月在科创板上市,已形成“3大研发中心、4大生产基地、5大应用领域”的战略布局。

目前,企业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微生物厌氧发酵规模化生产L-丙氨酸,发酵过程无二氧化碳排放。产品受到市场高度认可,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出口占比近50%。

近三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速超过60%,研发占收入比重超6%,其中2023年研发投入超过1亿元,形成了超过百人的研发“博士军团”。

2024年,华恒生物有多个技术领先的重大项目投产。企业牵头建设“合成生物制造安徽省创新产业研究院”,吸引更多的生物制造领域科学家到合肥发展;进一步强化长丰基地中试平台能力建设,将其打造为全球规模最大、创新能力最强的生物制造中试基地和世界级工厂,吸引更多的生物制造领域企业入驻合肥。

中科星图:

进一步完善天临空地海的立体观测网络

该企业入驻合肥高新区以来,先后落户星图地球、星图测控、智慧安徽、北斗伏羲、星图瑞云、星图维天信、中科星光、星图资本8家企业。2023年实现营收近10亿元,人员规模近千人。在我市汇聚300余颗卫星数据资源,初步具备全球宏观尺度、国家区域尺度以及目标尺度信息供给能力。设立“和生星图”空天智能创业投资基金。汇聚超算、智算、云计算等算力资源,连通“巢湖明月”超算等算力节点,具备了国内一流的算力资源。

投入7亿元启动地球智能计算研究中心建设,加速数字地球全球总部大楼建设,实施GEOVISOnline在线数字地球建设并完成线上化改造,发布星图地球智脑引擎GEOVISEarthBrain,通过“天临空地海”一体化布局,推进地球观测数据立体覆盖。

2023年2月28日星图测控成功在新三板挂牌,6月13日进入新三板创新层,成为我省卫星测运控领域首家挂牌公司。持续投入推动星图云建设,构建十圈层数据能力,进一步完善天临空地海的立体观测网络。引导基金加大产业链上下游投资,引导孵化更多优质企业落户合肥。

三只羊集团:

带动合肥内容电商产业快速发展

三只羊(合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近3亿元,建成中国(合肥)内容电商产业园一期,并作为集团总部基地。截至2023年底,公司在职人员1065人,实现商品交易额160亿元,同比增长166.7%,纳统经营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411.6%,实现税收6.67亿元,同比增长233.5%。

公司全年共帮助200多个深度合作品牌实现网上营销近50亿元,其中近十个国产品牌销售额均超1亿元。自主孵化小杨臻选等年纳税过亿的国货品牌,并在茶叶、美妆、服饰、国货手表、大健康等多个类目形成抖音销售第一的局面。

未来,公司将继续扎根合肥,着力推动中国(合肥)内容电商产业园二、三期建设,通过现有供应链、流量赋能、品牌运营等优势,吸引外部人才和机构等直播电商资源在合肥集聚成群,带动合肥内容电商产业快速发展。

灵伴科技:

在肥打造国内一流的元宇宙产业基地

作为元宇宙独角兽企业,灵伴科技落户合肥新站高新区后,规划布局工业元宇宙总部、生态中心、研发中心等项目。

目前,公司已经申请专利260余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发展主导权。持续构建“政产学研”融合创新体系,连续举办多届AR开发者大赛。

值得一提的是,旗下工业业务板块EBG事业部作为工业元宇宙领航者全面落地合肥,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的元宇宙产业基地。促进产业集聚与生态共建,计划在合肥落地开放平台及开发者社区项目,依托先进的空间计算技术构建开放创新平台,吸引国内外优秀企业入驻,共同构建繁荣的空间计算产业链生态系统。积极推动空间计算科研体系在合肥地区的全面导入和扎根,力促省级空间计算实验室项目的落地实施。

市科技局: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3年,市科技局牢固树立“科技即产业”理念,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全年净增国家高企近2000家,总数超8400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11000家,推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新成立企业超400家。科技招商落地企业超200家。

2024年,市科技局将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前瞻布局重大创新平台和未来产业集群,打造成催生新质生产力的科创策源地。在城市安全、智慧农业、量子信息、核聚变等领域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新材料、智能化学等领域争创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围绕未来大科学城建设,布局“大科装-概念验证中心-成果转化区”,培育未来产业先导区。加速新质生产力主体培育,力争全年国家高企破万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保持在万户以上,新增5家科技领军企业。

实践证明,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招商是培育新质生产力低成本有效方式。打造新质生产力“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持续提供创业培训、投融资、技术研发、场景应用等服务。加快“三新”产品推广,全年新增“三新”产品100项左右,推广应用场景100个以上。

此外,聚焦创新平台建设,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紧扣产业需求在空天信息、合成生物、智能网联等领域,前瞻布局新型研发机构10家左右,构建新型研发机构服务体系,完善新研机构商业模式、动态进出机制。新建专业性强、产业集聚度高的专业孵化器30家左右,实施孵化器赋能提升工程,建设中试基地10家以上。

市产投集团:

践行产业赋能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紧扣“合肥市产业投融资和创新推进的国有资本投资平台”定位,市产投集团投资一批聚焦高端前沿、突破发展瓶颈、引领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优质项目、创新项目。2023年,集团资产总额从成立之初的363亿元增至895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9.65亿元。

市产投集团聚焦国家战略,瞄准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突破,投资建设具有产业牵引性的“重大项目”。同时,聚合资本力量,围绕产业链核心环节和关键领域,投资布局具有延链、补链、强链的“优质项目”。构建涵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产投系”基金体系,打造“投资+招商”“基金+基地”的股权投资模式,累计设立自主管理型基金超50支,围绕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投资企业超500家,成功IPO和过会企业超30家。集团还聚能科技创新,联通原始创新与成果转化、技术应用,投资培育具有市场潜力的“创新项目”。

2024年,市产投集团将持续创新、锐意进取,不断迭代产业投资新思路、新打法、新模式。持续提升重大项目实效,进一步增强我市在新兴产业领域优势;持续提升资金投资成效,围绕合肥市“6+5+X”产业集群体系,加大对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等产业链核心环节和关键领域配套项目的招引力度;持续提升科创服务质效,进一步扩大市天使基金、市种子基金辐射范围,发挥好旗下科创(人才)集团作用,深化与大院大所合作,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肥转化,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合肥高新区:

不断壮大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合肥高新区坚持又“高”又“新”发展定位,不断壮大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培育了语音技术、量子通讯、逆变器、空中交互显示技术等许多国内外领先的前沿技术和产品。

该区积极争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目前正在积极争取量子气象创新研究中心、安徽高等研究院等“国字号”平台落户。并积极引进各类新型研发机构,目前已引进包括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领衔创办的新型研发机构24家;积极支持企业申报国家各类工程中心、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

在营造优越的成长空间方面,现已建成包括合肥软件园、生物医药园、中安创谷等各类孵化载体500余万方,在建达300余万方,预计到2025年将超1000万方。

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合肥高新区引进培育出包括全国最大的网络货运平台企业维天运通、全国知名的直播带货企业三只羊等平台经济企业十余家。截至目前,区内拥有高成长企业1391家,其中以新产业、新业态为代表的独角兽5家、潜在独角兽50家。

聚焦科技金融,合肥高新区一直以来不遗余力。除了设立产业直投基金、参与设立产业基金共47支外,还积极引进各类社会基金入驻。较早实施投贷联动、创新积分融资、无形资产融资租赁等科技融资试点,并设立了青创贷、创新贷、科大硅谷创业贷等政策性金融产品。

·记者 李想 朱震宇 王骏超·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1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