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位于江北新区研创园的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江苏产研院”),望着灰色楼群,很多人会好奇:它是做什么的?
有人说它是科研院所,其旗下拥有80余家不同领域方向的研究所;有人说它是一家投资机构,孵化企业超过1400家;有人说它是咨询公司,对接的技术合同近900项;有人说它是政府部门,推动了多项政策改革……
在江苏产研院一楼大厅的展板上,镌刻着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数年前的一句寄语:“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就类似于一颗中继星,连接着科学与技术、大学与工业界,对创新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头连着科研,一头连着市场,成立11年来,江苏产研院全力耕耘江苏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聚焦基础研究成果二次开发,并向企业转移,探索出一系列创新做法,将“试验田”种成了“丰产田”。
转化:“项目经理”挂帅
南京,是六朝古都,也是创新之城。
坐拥大院大所,在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中居全国第四位,全球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排名升至第六位,全球创新指数百强科技集群升至第九位;29项成果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数量居全国第三……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被南京视为新一轮发展的最大机遇、最大空间。这座科教资源富矿之城,一直把充分释放居全球前列的科教优势,作为抢抓最大机遇、开辟发展空间的最优解,把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作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抓手。
如何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让高校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到生产线?
2013年,作为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的江苏产研院成立,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管理团队面向全球招聘,不设行政级别。针对科技成果转化不畅、产学研合作机制不清、创新团队利益不明、科研人员活力不强等问题,创始团队在这片“新地”,点燃“第一把火”,拉动“第一把犁”,不断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
“有机会放开手脚去探索,不要级别也得干。”江苏产研院战略部负责人郭建路,是这批“拓荒者”之一。与辞去重庆大学副校长职务的院长刘庆一样,他也放弃了旁人羡慕的“铁饭碗”,决心要在这里闯一闯、试一试。而“闯”和“试”也是贯穿江苏产研院发展的关键词,一群人“边奔跑边瞄准”,勇闯改革“无人区”。
既然要做科技成果转化,支持项目从哪里来?项目行不行怎么看?
最初,有人提议,按照传统做法,先征集项目,请专家投票打分筛选出合适的项目,但提议很快被否定。几轮商议后,大家决定,不能“坐在会议室里评选”,要跟着项目一起做市场需求调研,整合资源、搭建团队、完善方案,建立新型研发机构。
“项目经理”制由此诞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纤维材料专家朱美芳感受着这股新风。2020年,朱美芳被聘为江苏产研院项目经理,领衔筹建先进功能纤维与应用技术研究所。
在江苏产研院的协助和推动下,朱美芳团队先后调研了近50家纤维行业的上下游龙头企业、协会及研发平台,充分了解行业痛点、明确建所定位目标,形成详细的行业调研报告和完善的商业计划书。经过几年建设,该所已组建起50余人的创新团队,具备了差别化与功能化纤维、生物绿色纤维和智能纤维等全链条研发能力,为数十家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技能培训等服务。朱美芳也完成了从实验室里的“科学家”到面向市场需求的“创业者”的转变。
创新:“拨投结合”撑腰
氮化镓射频材料技术,是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5G/6G)、卫星通信等应用的关键核心技术。目前,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苏州汉骅半导体有限公司已建成年产能约30万片4/6/8英寸兼容高端氮化镓材料量产产线及国内首条8英寸Hybrid Bonding芯片集成量产产线,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GaN(氮化镓)材料生产基地。
而这个项目与江苏产研院的第一次牵手,正是实行“拨投结合”制度的开山之作。
2017年秋天,在海外的一场华人科学家座谈会上,从刘庆口中得知江苏产研院相关情况的苏州汉骅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顾星一路追出了会场。顾星的创业项目是先进半导体和芯片制造领域,早期需要大量资金和硬件设备投入。此前,顾星也曾尝试与风投对接,但因为风险高、回报周期长,让双方始终无法达成共识。市场资金“失灵”,顾星禁不住愁上心头。借着送刘庆一行去机场的机会,他在车上争分夺秒地做了“项目路演”,介绍氮化镓射频材料创业项目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前景。
因为属于前沿技术项目,当时市场上没有可对标的公司,距离11月工信部宣布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工作也只有一个月。这么“新”的技术,能不能投?
“引领性技术创新项目风险高、周期长,容易导致技术方和投资方在价值判断上的错位,更需要财政资金的投入,来为创新‘撑腰’。”郭建路回忆,在充分考察和评估后,团队拍板,与苏州工业园区共同出资,采用“拨投结合”的方式支持。
在技术、团队和市场全面研判的基础上,团队、地方园区和产研院共同出资成立团队90%控股的项目公司,避免成功后团队“靠边站”,注册资本按项目经费的10%出资,团队占注册资本的90%,项目完成研发进行市场融资时,将前期财政资金按市场价格转化为投资,未获融资则宽容失败,保留转股权。
通过先拨后投、适度收益、适时退出的模式,既解决了前瞻性、引领性和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早期募资市场机制失灵的问题,又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确定项目支持强度和获利研发成果的收益,有效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江苏产研院的‘土壤’独一无二。”顾星有感而发,“这种方式既避免了创始团队股份被稀释,失去话语权,也能安心搞研发,不被资本‘踢着屁股往前走’。”他说,“既然我们回来了,也要把我们在海外所学的知识和积累的成果带回来。”
经过7年多坚持不懈的技术攻关,公司成功搭建全国首个多维度氮化镓大型技术平台,突破国外核心技术封锁,建成全国最大、覆盖维度最全的氮化镓材料生产基地,实现氮化镓外延片材料量产。同时,实现产业链上游关键材料国产替代,保障射频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当年充满争议的产业投资,打开了此后江苏产研院“拨投结合”制度的想象路径。发现痛点打通过程,不仅成就了汉骅半导体,也助推了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攻关:“众筹科研”解题
在安徽工业大学的金属表面涂层实验室里,高校科研人员正在和长三角地区的多家企业代表研究如何“提高钛合金材料产品表面耐磨性和结合力”。
由于开发周期长、技术难点多,一家企业很难独立完成这项研究。众人拾柴火焰高。共性难题,何不共同攻关?
由江苏产研院牵头,多家企业联合发起的“众筹科研”项目,首批投入资金300万元,其中,江苏产研院出资150万元,上海、苏州和合肥的企业各出资50万元。此外,江苏产研院还负责对接有资源的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共同开展科研攻关。
江苏产研院探索的这种“众筹科研”模式,协调有共同需求的企业一起参与研发,构建“共投、共研、共担、共赢”的创新共同体,进行“产学研”联合攻关。
“我们与龙头企业共建联创中心,协助企业制定技术路线图、梳理核心关键问题和企业愿意出资解决的‘真需求’,并帮助企业把技术需求‘翻译’成高校院所易于理解的信息,精准对接全球创新资源。”企业出钱也“出题”,郭建路表示,“行业龙头和中小企业都对共性技术服务有非常现实的需求。众筹科研通过打通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发挥磁极和虹吸效应,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快速集聚。”
从上下游企业“串联”生产到同类企业间“并联”研发,昔日的对手成了同心合力的研发伙伴。
通过“团队控股”模式建设专业研究所近60家,聘请400余名“项目经理”整合全球资源组建团队,与龙头企业共建“企业联合创新中心”380余家、达成近900项合作,以“拨投结合”模式培育90余项原创引领性项目产业化,联合培养近6000名产教融合人才……成立以来,江苏产研院探索出“一所两制”“团队控股”“拨投结合”“项目经理”等一系列创新做法,集聚一批创新研发载体,闯出一条从科技到产业的先锋之路。
探索路上,南京也步履不停。日前,我市印发《南京市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实施意见》,聚焦“高校、战略科技力量、企业、平台、金融、生态”等六个关键点,按照“两端一链”进行谋划布局,一共22条举措,实现转化主体、转化链条、转化服务全覆盖;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试点、中国科学院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筹建正式启动,为南京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新平台;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成为制定实施的“十项攻坚性任务”之一……
“从0到1”“从1到N”,可以预见,在这里,将有越来越多创新突破带动成果转化,为城市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