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首页>地方频道>黄山>要闻

闯出去!黄山海关服务企业加速“出海”

2024年,黄山市进出口总值为89.3亿元,同比2023年增长3.7%。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72.4亿元,同比增长3.3%,占全市进出口总值超八成。

企业“走出去”的热情空前高涨,在企业“出海”热的背后,黄山海关部门强化监管、创新服务,为企业大开方便之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强化品质监管 助力春茶扬帆

临近清明,大地回春,茶香满园。在黄山市开神茶业有限公司的茶叶加工厂内,制茶设备正在全速运转。

“我们公司主要生产出口西非毛里塔尼亚、加纳的茶叶,2024年公司茶叶出口额约1.7亿元,同比增长82.6%。”公司总经理邱新华说。

一片叶子,香飘世界。黄山市是茶叶出口大户,今年1至2月,全市茶叶出口总额达2.4亿元,同比增长14.1%,占同期安徽省茶叶出口总值的82.8%。

在茶叶出口过程中,黄山海关坚持“提质增效做加法、畅通时效做减法”,扮演着重要角色。

位于休宁县渭桥乡的黄山市碧云茶厂,出口备案茶园在云雾缭绕的半山腰上,茶园不打农药,不用除草剂,垃圾严格分类,使用有机堆肥,出口产品一直备受客户推崇。

“我们曾因指标不符合要求影响到产品出口,还是在海关部门的指导下解除了风险。”厂长查维民说,海关部门针对茶叶出口方面的问题,发挥技术、信息、管理优势,帮助企业推广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并积极推送国外茶叶检验检疫动态信息,让企业做到知己知彼。

与此同时,为保障企业“出海”之路畅通无阻,海关部门针对茶叶企业关心的问题,组织食品专家团队,通过微信群推送“食安安徽特色出口食品安全信息速报”,密切跟踪评估国际茶叶相关标准及关税政策变化,定期督促茶企对照进口国标准建立质量可追溯系统,为茶企提供重金属专项检测服务等,全方位、无死角地为茶企“出海”保驾护航。同时,海关部门发挥国家级茶叶检测点——黄山茶叶及农产品检测实验室作用,承担黄山茶园绿色防控农药残留常态化检测任务,检测范围覆盖80万亩茶园,连续四年未发生一起出口茶叶境外通报事件,为黄山茶叶印上“金名片”。

释放政策红利 推动制造业“出海”

“在‘出海’过程中,海关高级认证企业(AEO)金字招牌,为我们稳健开展海外业务,实现业务国际化、客户群体国际化、经营管理国际化、供应链体系国际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安徽新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江小和说。

安徽新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精细化学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去年底,在“中国国际涂料展CHINACOAT”上,公司携高品质产品精彩亮相,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涂料制造商、供应商等。

据了解,AEO认证是中国海关授予企业的最高信用等级,能够帮助企业享受优先办理通关手续、最低查验率、免除担保、减少稽(核)查频次等便利,同时享有海关总署等40个部门给予的守信联合激励措施。2023年,黄山海关在得知新远科技相关申请诉求后,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AEO认证培育方案,并组成认证培育专班,提供多轮次、高质量的信用培育和认证辅导。2024年初,企业成功通过AEO认证。

同样享受到AEO认证政策红利的还有昌辉汽车电器(黄山)股份公司。海关部门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AEO认证培育方案,开辟“绿色通道”,对出口汽车零配件实施优先查验、快速放行,极大缩短货物通关时间。

此外,黄山海关还主动对接辖区重大企业在建、扩建项目,了解企业扩充产能计划,依托“关长送政策上门”“合畅”等活动,精准解决企业在运用政策过程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发挥关企联络员作用,对接重大减免税项目并提供“一对一”服务,创新推出“预审核+绿色通道”服务模式,通过减免税申报预审、疑难商品归类前置指导等措施,为企业量身定制享惠服务方案,将办理时效压缩30%以上;推广“两步申报”“提前申报”等便利化措施,实施“集中查验”“预约查验”组合拳,确保进口设备即到即验、即验即放,大幅提高货物通关效率。

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机电产品出口20.7亿元,增长2.2%,其中,汽车零部件出口2.9亿元,同比增长73.5%。

注重全流程服务 破解企业所需

水处理、吹瓶、灌装、贴标……在农夫山泉(安徽黄山)饮用水有限公司全封闭生产车间内,智能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这座目前全国先进的饮用水生产基地,每小时可生产9万瓶天然水,年产达160万吨。

作为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国内第12个水源地建设项目,企业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引进国际先进生产线,打造出4条水线、2条饮料线的智能化矩阵。在这背后,黄山海关的“政策礼包”发挥了重要作用。

“去年,工厂需要引进国际生产线,黄山海关了解情况后,安排专人上门介绍海关减免关税政策,并指导材料准备流程,仅用1天就为企业办理了减免税和查验通关手续,为我们节省关税1000多万元,保障了进口设备及时到厂。”农夫山泉(安徽黄山)饮用水有限公司行政科长李姣说。

无论是茶叶还是制造业产品“出海”,物流运输成本是企业最关心的问题。

近年来,黄山海关与交通、商务等部门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力促“黄山—合肥—塔什干”茶叶专列、“黄山—宣城—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班列、“黄山—上海港”海铁联运班列开行。与零散发运运输方式相比,班列实现了货物运输直达,物流时效提高约30%以上,极大提升皖南地区外向型企业的运输效率。同时,海关还发挥黄山屯溪国际机场海关监管场所功能,实现“空空中转”一单到底,通过黄山航空口岸出口周期缩短10天至15天。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推进‘智关强国’行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精准服务激发市场活力,让政策红利精准直达企业。”黄山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黄山海关将持续聚焦地方产业发展,加强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让黄山企业“出海”之路走得更稳更远。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5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