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室外寒风阵阵,但在江苏长风海工生产车间里,焊花四溅、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忙着赶制海上钢管桩等产品。作为一家风电龙头企业,该公司于2018年正式投产,去年就实现开票销售超20亿元,在手订单也已排至明年,这是射阳县积极践行“两山”理念、推进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不负青山,终得金山。‘十四五’期间,射阳将坚持以绿色低碳循环为导向,壮大绿色经济,倡导绿色生活,建设绿色家园,不断探索和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路径,让绿色成为射阳高质量发展最动人的色彩。”去年12月28日,射阳县委书记唐敬在该县第十五届六次党代会上如是说。
绿色引领 产业质态实现新提升
围绕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目标,射阳坚持绿色引领、创新驱动、调转同步、扩量提质,推动高端纺织、健康食品等传统产业绿色化重构,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
射阳曾经是全国闻名的产棉大县,棉纺产业一度占据射阳主导产业的半壁江山。但科技含量低、单位能耗大、污染严重的弊端逐渐暴露,不少棉纺企业面临破产窘境。该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通过“砸笼换绿”“腾笼换鸟”,以更高环保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淘汰一批技术落后企业,并采取“开笼引凤”招引一批效益高、污染少的项目。经过多年摸索,射阳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产业质态逐渐向好,新能源、电子信息、高端纺织、健康产业逐渐成为该县绿色发展的主导产业。
射阳高起点规划打造国际海上风电产业新城和全球最优风电产业母港,已形成资源开发、装备制造、“互联网+智慧能源”的全产业体系,产业规模年增长35%以上。该县坚持把创新作为助推产业生态化提升的关键引擎,利用“最强大脑”为绿色发展做“乘法”。射阳大米集团与江苏省农科院合作共建射阳大米产业研究院,经过2年多的研发攻关,去年12月射阳大米产业发展史上第一个专用“芯片”——“鹤香粳”新品种宣布诞生。射阳大米集团负责人表示,在“十四五”期间,射阳大米品牌价值有望突破500亿元。
生态富民 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射阳立足生态资源禀赋,深挖“绿水青山”这座富矿,念好“生态经”,打好“特色牌”,拓宽“两山”转化通道,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位于黄沙港镇的渔港风情广场项目建设现场,上百名工作人员正奋战施工一线。“游客中心、鱼眼看世界、时光馆三个项目主体已验收完成,美食区三期、四期项目将在春节前全面封顶。”项目经理周扬介绍。黄沙港镇依托国家级中心渔港资源优势,系统谋划水美、岸美、景美、产业美,着力打造近悦远来的特色渔港小镇,为沿海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从绿色生态里掘出“满地金”的不只是黄沙港。射阳拥有太平洋西海岸最大的生态湿地,正积极抢抓黄海湿地成功申遗历史机遇,加快构建全域生态旅游大格局。按照“文旅融合、景城一体、全域旅游”思路,以射阳河风光带、海堤路景观廊道为纽带,开放运营日月岛童话水乡、紫薇园等重点项目,升级鹤乡菊海、阳河湾等特色旅游节点,串点成线、以点带面,既做“盆景”,又显“风景”,更具“钱景”,实打实建成一批带民富的好项目。近三年,射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幅保持两位数增长,位居苏北前列。该县开展全民植树、全域造林,累计建成30多万亩沿海生态绿色屏障,连续三年新增成片林面积列全省第一,全县林木覆盖率达29.8%。
美丽宜居 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
射阳坚持城市和乡村同频共振,统筹推进精致精细现代城市、宜居宜游美丽乡村和优美优质生态家园建设,着力打造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越来越多居民实现了由“有居”向“宜居”转变。
明湖是位于射阳新城区的自然湖泊,湖中有12平方公里的日月岛,是县城30万居民的重要饮用水源地。面对快速发展的城市,是围湖造城、岛上建城,还是为城市发展留足生态空间?射阳坚决选择了后者,以“海风河韵、水绿生态”为主题,高标准规划建设十里彩虹生态绿岛,致力打造天然氧吧、城市绿肺。
为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建设美丽家园,射阳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房改善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截至目前,已新建74个新型农村社区,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5个,建成美丽宜居村庄57个,有效改善农房1.4万户。该县持续打好蓝天、绿水、净土保卫战,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四治理、四提升”,全面实施河长制湖长制,先后关闭全县近30家老旧化工企业,在全市率先建成“无化县”。此外,射阳还深入推进城市体育森林公园等绿化建设,千鹤湖市民公园、口袋公园等一批绿色休闲空间相继建成,城市绿化率达43.9%,城市生态指数持续提升。(通讯员 路宏生 嵇大圣 吴融 记者 张长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