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

首页>地方频道>盐城>要闻

盐城: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图景 绽放“国际湿地、沿海绿城”魅力活力

  秋日的盐城黄海湿地,天高云阔,盐蒿渐红,鸥鹭齐鸣,万鸟竞飞……这方生灵奇境,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候鸟提供丰富的食物和安全的环境,已成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线路上重要的中转站。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找到最美注脚。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应有之义。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盐城始终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创成国际湿地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城市,盐城牢固树立和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以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为“破题之钥” 充分彰显“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 生态魅力、发展活力 为全球生态治理和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盐城智慧。

  湿地保护,“皇冠明珠”更闪耀

  当下正值候鸟南迁,从空中俯瞰盐城东台条子泥,潮间带滩涂蜿蜒狭长,这里也是黄海和东海交汇处最具生态价值和生物多样性的地带之一。

  在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大潮涌起,成千上万只鸟儿飞越海堤,落脚栖息。与大海一堤之隔的720亩固定高潮位候鸟栖息地已经成了鸟儿避潮休憩的“家园”。

  2020年,盐城从一线海堤内围垦养殖区专门辟出720亩区域,投入百万元进行微地形改造、湿地修复、环境整治并实行封闭管理,成功打造国内第一块固定高潮位候鸟栖息地,被誉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样本”。

  目前,“条子泥720”创造的模式正在当地复制和推广,其中在条北垦区打造了4000亩的黑嘴鸥繁殖地。黑嘴鸥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濒危物种,今年条子泥孵化出壳的黑嘴鸥雏鸟超3000只,为历年之最,成为全球三大繁殖地之一。

  自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以来,盐城坚决扛起保护好世界自然遗产生态原真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历史重任,以更大力度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试点开展“生态岛”建设,着力打造江苏沿海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范区域。全市受保护湿地面积达41.6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54%,自然湿地保护率62%。

  世遗品牌持续擦亮。成功举办首届全球滨海论坛,盐城黄海湿地遗产地生态修复案例入选联合国推荐案例,东台条子泥岸段入选全国首批优秀美丽海湾。今年6月,盐城荣获“国际湿地城市”称号,再添一张耀眼的国际名片。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盐城不断创新生态环境治理理念、治理模式、治理手段,实践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探索“为鸟留食”的“生态+农业”模式,推广湿地修复蓝色碳汇贷、碳配额保险等“金融+生态”创新试点,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如今,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在盐城栖息、落脚,野生动物种类、数量明显增加,诠释着无限生机。其中,世界上仅存500多只、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勺嘴鹬近一半在条子泥湿地觅食、换羽,停留长达3个月;大丰麋鹿保护区麋鹿数量达7033头,占世界麋鹿总数70%,其繁殖率、存活率、年递增率均居世界之首;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丹顶鹤越冬地,每年约有600只丹顶鹤在保护区越冬;从不到600只到1221只,条子泥小青脚鹬数量连续三年刷新观测记录,是目前为止全球记录到小青脚鹬的最高种群数量……

  退修并举,百万水鸟飞平湖

  湖畔芦苇摇曳生姿,岸边绿树绵延不绝,清澈的水面上不时飞过成群的鸿雁,大纵湖国家湿地公园美不胜收。10月30日,游人在大纵湖感受水乡湿地诗意美景。

  近年来,盐城大纵湖旅游度假区大力推进湿地公园和湖荡湿地生态建设,坚持退修并举,增强西部湖荡湿地生态和碳汇功能,再现“百万水鸟飞平湖”的壮丽景观。

  一方面,坚持“退”,即退渔还湖和退渔还湿。据介绍,大纵湖先后四批次退出围网围垦养殖404户,退出养殖水面1.86万亩,完成湖区内拆网、清障、平埂等整治工作,搬拆住户91户,渔民上岸50户,景区安置就业42户,转岗创业221户。

  另一方面,加强“修”,即湿地的建设和修复。大纵湖实施引江入湖、生态修复、污水处理、湖区清淤四大生态保护工程,维护湖区生物的多样性,增强湖区生态服务功能,集镇内居民生产生活污水实现零排放,水质标准提高到Ⅲ类以上,水生植被覆盖率达95%左右。

  星罗棋布的湖荡,彰显着盐城鲜明的水乡特色。近年来,盐城聚焦生态治理与保护,举棋落子于碧水河湖之间,积极实施退渔还湖、引江入湖、生态修复、污水处理等湖荡湿地保护工程,着力破解生态治理难题,建设幸福河湖。

  建湖九龙口国家湿地公园内,湖清水绿,潟湖鱼鸟欢歌。近年来,九龙口以创建国家湿地公园为抓手,大力实施退圩还湿工程,全面整治湿地水环境,恢复湿地植被。2015年至今,九龙口共收储塘口800多公顷,退化湿地植被修复面积超300公顷,鸟类数量大幅增长,观察记录鸟类多达107种,陆续发现震旦鸦雀、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种群。

  十年系统修复,让曾经的废矿水塘变为碧波浩渺的生态景区。自2009年起,阜宁全面实施金沙湖湿地修复工程,实施退沙还湖、湖形整理、围湖铺沙、依沙建路、湖堤造林等工程,迁移周边家禽养殖场、各类工业企业,实施万亩湖型综合整治、千亩生态氧吧等项目,新增绿地400公顷,修复芦苇湿地10公顷,植被覆盖率80%以上。如今金沙湖水常年保持Ⅱ类水质,湖心达Ⅰ类水质,近百种鸟禽在此栖息。

  “三河”整治,碧水清流润民心

  一群飞鸟时而展翅翱翔,时而飘落驻足,时而追逐嬉戏……不远的河畔,是众多晨练的市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在市区城北新洋港段已成为日常。

  2019年10月,城北地区改造启动,新洋港迎来全新发展机遇。通过高标准成片规划,新洋港经历老房征迁、河道治理、景观重塑等一系列综合整治,公共服务设施、环境面貌等得到显著改善。如今的新洋港,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成为全面展示盐城水绿魅力的代表。据观测,至少有包括红嘴鸥在内的17种飞鸟在此停留栖息。

  碧水润家园,“三河”绘新卷。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按照“规划引领、流域治理、水岸同治”原则,全面开展“三河”(串场河、新洋港〔蟒蛇河〕、通榆河)全域整治工作,强化区域河湖水体环境综合治理,全力做好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文化四篇文章。

  在整治过程中,盐城坚持向水而行、以水利民,统筹兼顾人居环境、产业调整、文化记忆、社会发展,重塑水乡生态,绘就盐城水韵之美,努力将“三河”沿线建成“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文兴”的生态景观带,明显改善沿线整体面貌。

  一河串古今,老城镶新城。微波荡漾的河面、错落有致的绿叶植被、依河而建的步道、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景观……如今漫步串场河两岸,能够看见景观、觅得乡愁、触摸历史。2021年,串场河生态廊道建设成功入选美丽宜居城市省级试点项目。

  今年,串场河生态廊道建设继续推进大丰白驹水美古镇、丁溪传统村落修缮、盐南珠溪古镇、市区原肉联厂地块文创街区等20个项目建设,系统发展文旅融合、农旅经济等,持续带动沿线城、镇、村经济发展,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丰收。

  百河之城,水润民心。盐城高位推动、协同作战,综合施策、系统治理,精心守护每一条河流,绘就岸绿景美新画卷,水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2021年,51个省考以上断面Ⅲ类水质比例为94.1%,高于省定目标7.8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51个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达100%。(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记者 陈婷 李思远)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05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