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4月份,大批北迁的黑嘴鸥落脚条子泥,进驻到它们专属的繁殖地。黑嘴鸥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条子泥湿地是世界三大黑嘴鸥繁殖基地之一。今年初春,条子泥在原来近3000亩繁殖地的基础上又新修复治理了1500亩红蒿地,吸引更多的黑嘴鸥“安家落户”。
近年来,盐城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坚决扛起世界自然遗产生态保护责任,着力打造绿色生态之城,扎实开展湿地保护和修复,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努力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典范,为全球生态治理和美丽中国建设贡献盐城经验。
打开射阳县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评估监管系统,项目的概况、视频影像、现场动态等情况一目了然。该项目是盐城市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子项目之一,总投资2.63亿元。同步实施的评估监管系统,是全国首个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监管系统,将有效保障生态修复项目可管、可溯、可视,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当前,盐城市积极实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生态修复工程,推动东台条子泥、建湖九龙口、盐都大纵湖湿地“生态岛”试验区、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实践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探索“生态+农业”模式,推广“金融+生态”创新试点,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2022年,全市修复退化湿地面积3.37万亩,位列全省第一。2021年10月,盐城市成功申报了全国首个海岸带遗产地生态修复项目,获得中央财政3亿元的支持,修复区域位于射阳县和东台市海岸线,计划2023年完成修复工作。项目秉承“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理念,着重解决因海岸侵蚀、围垦养殖导致的海岸带生态退化等问题,提升盐城海岸带防灾减灾能力、生态系统治理和服务功能。
持之以恒的守护与改善,激发出盐城湿地的更强活力,生物多样性愈加丰富,生态优势得以彰显。目前,盐城已经成为全国唯一同时拥有2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2处国际重要湿地、1处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地级市,建有九龙口、大纵湖2处国家湿地公园,全市受保护湿地面积达41.6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54%、自然湿地保护率62%,创成国际湿地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绿色不仅是生态优势,也是经济红利。3月以来,大批市民、游客慕名走进荷兰花海、大洋湾等盐城各大景区赏花采青、研学、露营节、音乐会等。“旅游+”跨界融合的新型业态吸引了更多的目光……
盐城市不断擦亮“世界自然遗产”和“国际湿地城市”两张国际名片,推动生态价值多元转化,打造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把生态高颜值变成经济高价值。
全域旅游逐步彰显。盐城市以产业化思维谋划世遗经济发展,科学规范保护区,优化体验区,提升人气区。按照“核心‘3+2’、配套‘1+1+5’”布局思路,具象化打造丹顶鹤、麋鹿、勺嘴鹬“湿地吉祥三宝”,持续放大长三角一体化和沿海开放平台效应。围绕“探秘自然遗产、解码古老串场、戏水湖荡湿地、寻踪黄河故道、传承红色基因”等5条文旅经济带建设,整合提升19个盐城市级旅游园区。加快西溪、珠溪、大纵湖、九龙口等重点项目提档升级,不断丰富产品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