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常被称为隐藏的“健康杀手”,近30年来,76岁的赵先生饱受其困扰,数值高飙升至240/140mmHg,四五种药都驯服不了失控的血压,头晕、乏力等症状让他苦不堪言。近日在多学科医生协同合作下,终于找出了背后元凶,让其摆脱了血压失控的无声折磨。
据介绍,日前,辗转多地后家人带赵先生来到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入院时,他在已经口服了5种降压药的情况下,血压仍无法达到正常值,属于“难治性高血压”。该院难治性高血压多学科诊疗团队对其病情进行了全面评估,发现他得的并不是原发性高血压,而是一种内分泌疾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所致的继发性高血压。
该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马礼坤介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由于肾上腺病变引起了醛固酮自主分泌过多,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但由于这种疾病患者大部分仅仅表现为血压升高,很容易与原发性高血压混淆,而造成误诊和漏诊。
在赵先生及其家属同意后,心血管内科高血压介入团队为他成功实施了SAAE微创介入治疗。术后,在口服3种降压药后,赵先生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头晕、乏力症状也明显缓解。
“‘难治性高血压’也叫‘顽固性高血压’,主要是指在积极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合理应用了可以耐受、足量的3种或3种以上的降压药物,仍然很难控制好血压。”马礼坤表示,难治性高血压发病机制极为复杂,可能涵盖心血管、内分泌、肾脏等多系统的功能异常,仅靠单一科室很难全面、准确判断病因。在治疗方面,常规的多药联合对部分患者效果欠佳,并且患者需要在不同科室间奔波,难以获得连贯、系统的治疗方案。
据悉,为提升难治性高血压诊疗水平,该院心血管内科联合内分泌科、泌尿外科、肾脏内科、检验科、影像科等学科成立了难治性高血压MDT团队。多学科协同合作,有助于全方位对患者病情展开深入分析,精确找出病因所在,进而制定出更具针对性、更高效的治疗策略。
合报医点通工作室 合肥通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唐萌 实习生 马玥蓉 通讯员 孔祥勇 方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