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9月份,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农业现代化工程推进工作会议,会后,各地迅速行动,抓住当前秋收秋种的有利时机,流转土地,调整结构,推行高新农业生产技术,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为此,本报记者到秋收秋播一线,采写了一组报道,敬请关注。
10月23日下午,在建湖县上冈镇冈东社区,农民经纪人徐守华、徐守军弟兄俩的创业蔬菜种植基地里,一座座大棚中满是忙碌的人们。
靠近公路边的一匡田,墒沟中已打上了水,管水员赵万仲说:“上两茬种的是西兰花,现在再长一茬生菜。”一位大伯从南面的育苗棚将育苗盘用车子运过来,搬进一垄垄平整好的田间,10多个妇女分行将生菜苗栽下去,一簇簇绿色点缀在田间,叫人看了十分舒心。
一茬接一茬,复种指数高,是这个蔬菜基地的特色。在南北向主干道的路西,记者看到8个大棚里长着叶子阔大的白花菜,翻开叶子,花菜心才有拳头大,在这儿打工的彭正娣说:“这是第三期白花菜,11月份就可以出售了。”紧靠着这块田的西边,几个男工正平整田地,将栽第四期花菜,明年二三月份出。花菜一亩田收5000斤,能卖四五千块钱。
除了花菜、西兰花,这个高效农业示范园里,还长了广东菜心、芥蓝、紫甘蓝、迷迭香、香茅草等本地少见的品种,这样就避免与本地大棚蔬菜的同质化竞争。基地的创办人徐守军告诉记者,菜心和芥蓝轮作,一年可种3到4茬,芥蓝一茬每亩收6000至7000斤,一块钱一斤;菜心每亩可收1500至2000斤,二块钱一斤;算下来亩效益不低。
复种指数这么高,地力不是耗尽了吗?“没有,我们的地是越种越肥,因为我们用的是有机肥、复合肥、生物农药,我们的菜除了上市场,还供应给出口加工企业,要知道出口到欧洲的产品,对农药残留的检测是很严格的。”
种蔬菜确实能赚钱,不过徐守军说,收益高风险也高。像西兰花,10月1日上市时就卖不出高价,现在上市才赚钱。为此,徐守军他们就选择了晚熟耐寒的“喜雀”牌西兰花,产量高、上市晚,一斤能卖到2块钱。并且凭借多年搞蔬菜产销的经历,徐守军随时能掌握市场信息,“最近,我们的西兰花不发上海,只发杭州,因为那儿一箱10公斤的西兰花,价格高了10块到20块。”
正是因为蔬菜品种特、质量优,经营信誉好,创业蔬菜种植基地自2010年创办以来,没有出现菜烂田头的场景。基地里,还建有两座冷库。走进去,记者看到里面摆放了一箱箱的芥蓝、菜心,如果菜价不理想,就先放在冷库里一两天,这也是创业蔬菜基地强过别的农业园区的地方。
这几年,由于我市对投资设施农业采取了不少激励政策,各地的蔬菜大棚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不过由于种植品种雷同、上市期同期,高投入并没有取得高收益。对此, 徐守军认为,投资农副产品生产,要有长远眼光,不能只想着赚钱。“今年看人家长小米椒赚钱,明年就也长,往往等你的菜上市时,价格就跌下来了。”
创业蔬菜基地里长什么,都有规划,有对市场的研判,有时明知道长这个菜不赚钱,也要长。为什么?“保证市场供应,保住长期客户。”
今年秋天,徐家兄弟还准备在县、镇的支持下新扩1000多亩大棚。这一扩,两个园区加起来有近2000亩设施农业。“政府号召搞设施、高效农业,这条路走对了,虽说每年给了我们不少补贴,但你想想菜价涨个五毛钱,全市、全省的市民要增加多少支出。”
并且,农民把土地流转出来后,不仅能拿到一年800块的租金,来园区打工的每个月最低收入也有1200多块。在摘米椒的田里,一位叫李红秀的大妈告诉记者,她60岁了,出去打工不行,家里没多少田,来这儿做活,一天40块,可以了。现在正常在这个基地打工的本地农民有50多人,大忙时,达到80多人,还有一对云南的夫妻俩在这儿专门负责割芥蓝,由于是技术活,工资开到2600多块。
记者点评:规模农业、高效农业,是我市成为农业强市、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但“高效”不是一天、一年就能炼成的,徐氏兄弟的蔬菜基地之所以能平稳运行下去,是因为他们有20多年的蔬菜经销经验,有正确的经营理念。农民、种养大户、经纪人甚至工商资本投身高效农业生产,政府部门除了给予补贴外,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提供优良品种、技术指导、市场信息等,还有扶持政的制定要科学合理,落实要到位。创业蔬菜基地里建有两座共1000吨的冷库,用电作为农业用电,这在不少地方就没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