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凌晨,滨海青年于迎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走完了他23岁的短暂人生路。当天下午,按照他的生前遗愿,家里人将于迎春遗体捐献给了南京医科大学。
于迎春1990年8月出生于滨海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套村的一户普通农民家。于迎春的父母说,儿子非常孝顺,由于家里生活条件不好,初中没毕业的他就外出打工,贴补家用。
在扬州打工期间,于迎春很努力,肯吃苦,每年收入也较可观。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9年他感到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白血病。于迎春回到了家里,靠药物维持生命,病情反复也越发严重。
躺在病床上的于迎春上网了解到遗体捐献的知识后,萌生了捐献遗体的念头。他对父母说:“我想捐献遗体为国家的医疗科研事业出一份力。这是很高尚的事情,你们一定要支持我。”起初,父母说啥也不同意,劝他放弃这样的想法。但是看到于迎春捐献遗体的态度非常坚决,父母最终答应了。
“我自愿将自己的遗体无偿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为祖国医学教育和提高疾病防治工作水平贡献自己最后一份力量。”今年4月22日于迎春在《滨海县红十字会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病情又继续恶化,他在病床上写了一封遗书:“我今年23岁,年纪轻轻,待在世上的日子不多了,生前没能为社会做出多大的贡献,死后自己的遗体还有点价值,请家人帮助我捐给国家,用于医学研究。”
6月3日凌晨1时许,于迎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后,作为一名遗体捐献志愿者,家人尊重他的遗愿,主动联系滨海县红十字会。滨海县红十字会遂通知南京医科大学前来接收遗体。当天下午2时,南京医科大学派车来到滨海。
遗体捐献现场围满了为于迎春送行的乡亲。在办理完相关手续后,南京医科大学庄晓军教授向于迎春的家人颁发捐赠遗体荣誉证书。庄晓军同时表达了对于迎春及其家人的崇敬之情,并希望于迎春的义举能感召更多的人加入遗体捐献行列,为我国医学研究事业贡献力量。
滨海县红十字会副会长戴克祥对记者说:“于迎春是滨海县首例遗体捐献者。一个20多岁的农村小伙,能冲破传统观念束缚,想到捐献遗体,为社会最后作点贡献,这种精神难能可贵。他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为生命画上了最完美的句号,彰显了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