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

首页>地方频道>盐城>社会

3家"毒作坊"垄断盐城大丰豆芽市场 日销3000斤

  黑作坊使用有毒有害成分的化学添加剂生产毒豆芽警方供图

  水嫩粗壮,且几乎没有根须,这样的豆芽看上去很有卖相,然而,恰恰是这样的豆芽,很可能是问题豆芽。近日,盐城大丰警方端掉3个制售问题豆芽的加工作坊。昨天,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3家作坊均通过在栽培豆芽时非法添加AB水、无根素、保鲜剂、保鲜粉等有毒有害成分的化学添加剂,以达到增量增产的目的。尤其令人震惊的是,这3家豆芽作坊垄断了大丰全市的豆芽生产,每天的豆芽销量3000斤以上。目前,已有7名涉案人员被刑事拘留。

  调查:

  警方接到举报买豆芽检测

  今年7月初,盐城大丰警方接到举报,称位于大丰市人民南路和益民路交汇处的大丰市荣海菜市场中销售的是毒豆芽,警方立刻开展暗访调查。经民警了解,大丰市生产销售豆芽的只有3家商户,他们都在荣海批发市场进行批发销售,日销售量在3000斤以上。

  接到线索后,大丰警方立即抽调精干警力对3家商户展开秘密侦查。7月14日凌晨4时许,民警化装成普通消费者,在菜市场内分别向该3家经销商购买了豆芽,并现场进行了秘密摄像,随后将提取的豆芽封存送至南京市中华路99号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进行检测。同时,又送样到河南洛阳的一家检测机构。

  25日,两家机构均出具了检测报告,证实该3家经销商的豆芽在生产过程中均使用含有6-苄基腺嘌呤和4-氯苯氧乙酸钠等成分的激素。据检测专家介绍,长期食用所含这些成分的“毒豆芽”,对生理机能和内分泌系统都会造成损害,并面临致癌、致畸形等危险。

  查处:

  现场查获问题豆芽上万斤

  “这3家垄断了大丰豆芽市场,问题严重,必须立即查处。”办案民警将检测的结果向上级领导汇报后,引起了大丰市公安局领导的高度重视。随后民警对3个作坊的资质、原料来源、生产流程、销售情况等进行了全面了解,发现3家的豆芽年销售达到100万斤以上,而且许多流向了大丰市的学校、大企业工厂。

  7月底,大丰警方分别对3家作坊进行了查处,现场共查获了成品和半成品的绿豆芽和黄豆芽上万斤。警方在行动现场发现,这些豆芽都培植在大塑料桶或塑料箱中。已经成品的豆芽大多长而粗壮、白嫩水灵,长相颇为喜人。而且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很少甚至没有须根。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查处到王某的作坊时,让大家很震惊,用于生产豆芽的塑料箱子排了几排,有近200个,主要是用来泡豆子长豆芽的,还有一些大水缸,是用来清洗豆芽。而王某为了多生产豆芽,除了雇佣了几名工人外,洗豆芽都是机械化操作。

  “据王某供述,他生产豆芽已经有10多年了,在豆芽不好出的时候,就会添加一些催长剂。”在现场,民警还找到了许多AB水、无根素、保鲜剂、保鲜粉等化学添加剂的塑料袋,“有的拆封了,好多都是原封未动。”

  揭秘:

  加入添加剂豆芽产量翻倍

  为什么豆芽要添加化学添加剂?办案民警告诉记者,添加含有6-苄基腺嘌呤和4-氯苯氧乙酸钠等成分的添加剂后,豆芽不仅产量会大大提高,生产周期也会大幅缩短,而且生产出来的豆芽卖相更好看。

  “产量翻番,周期缩短,卖相还好。”据盐城市一豆芽生产商介绍,普通生长的豆芽需要10天左右,黑心商贩在豆芽的生长过程中,加入无根素、AB水、保鲜剂等,生长出来的豆芽不仅无根,豆芽还比一般豆芽长3-5厘米,豆芽粗壮,色泽鲜亮,有韧性不易断。以黄豆为例,正常情况一斤豆粒能长5斤左右的豆芽,添加了有毒有害化学添加剂一斤能长出10斤,甚至更多,生长周期也缩短一半,天气热的话,上市时间还会更快,其中的利润相当可观。

  在案件审讯中,3家商贩均反映,在豆芽行业内部使用有毒有害化学添加剂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3家豆芽作坊中已有7名涉案人员被刑事拘留,目前大丰警方正在全力追查有毒有害添加剂的来源。

  小贴士

  3种方法挑豆芽

  “买回豆芽后,多次泡洗是非常必要的。”盐城农委的农业专家介绍说,辨别豆芽是否使用了添加剂,主要有以下3种方法:一是查看豆芽根。自然培育生产的豆芽,根须发育良好,无烂根、烂尖现象。而用化学制剂浸泡过的豆芽,根短、少须甚至根本无须;二是将豆芽秆折断,如果断面无水分冒出,则是自然培育的。如果有水分冒出,则很可能是使用化学制剂浸泡过的;三是采用嗅闻法,闻豆芽有没有刺鼻的气味,如果闻到刺鼻味道,千万不要购买。

  相关案例

  中山毒豆芽案5人被批捕

  广东省检察院4日发布消息称,广东中山检察机关近日办理生产销售“毒豆芽”系列案,梁某等5人因涉嫌在生产豆芽过程中非法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化学药剂、每日销售3000多公斤“毒豆芽”,分别于7月31日和8月1日被检察机关以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批准逮捕。经抽样检测,犯罪嫌疑人生产、销售的黄豆芽、绿豆芽分别检出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4-氯苯氧乙酸钠、6-苄基腺嘌呤。据新华社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89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