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

首页>地方频道>盐城>社会

盐都:打造全市首个国家生态区正当时

中国江苏网9月28日讯 9月22日,由国家环保部生态司副司长邱启文率领的国家生态区创建技术评估组,对盐都区经过两天的现场考察和民意调查后,召开了技术评估会,一致同意盐都区通过国家生态区创建技术评估。喜讯传出,盐都区广大干群无不欢欣鼓舞,这为该区全力冲刺全市首个国家生态县(市、区)打下了坚实基础。

金秋时节,驱车在盐都大地上,到处树木葱茏,星罗密布的农家别墅区掩映在绿色丛中,让人体味到都市村庄的味道。双新大道、大马沟生态公园、城西南公园、丽都公园、仰徐农民公园等57个城乡公园、游园,让人处处见绿,举目皆景。浓郁的苏北里下河秀美风光尽收眼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画卷让人赏心悦目。

盐都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羊维达在接受记者采访说,盐都无矿无港,生态就是弥足珍贵的资源和本钱。要通过生态建设,提升经济建设软实力,拓展内涵发展新空间,使生态优势成为盐都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让天蓝、地绿、水清成为盐都的生态品牌,使生态盐都的名片更加亮丽。

国家生态区是环境,更是竞争力;国家生态区是名片,更是内涵品质;国家生态区是形象,更是民生福祉。盐都走出了一条生态区创建的新路子,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自2011年启动国家级生态区创建以来,盐都区委、区政府从民生政治的高度,确立长远发展思路。全区上下牢固确立“环境立区、生态兴区”理念,实施“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环保监督、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不断强化治污减排,致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了一条具有盐都特色的生态区创建新路子,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2014年4月,该区顺利通过省级生态区验收并获得命名。2014年5月,该区在更高层次上确立了创建国家级生态区的攻坚目标,目前,该区已全面达到国家级生态区5项基本条件和22项考核指标要求。

“那真叫壮士断腕!”盐都区环保局局长吕明光激情回忆起“一湖清水”盐龙湖的创建和开挖过程:平地开挖盐龙湖,建设饮用水源进行生态净化工程,工程总投资7.91亿元。盐龙湖周边185家化工企业、4家涉铅企业,统统关掉,一个不剩,建成了苏北首个“无化区”和“无铅区”。但是代价也很大,安置补偿费不算,光税收每年就减少1.5亿元。

生态是生存之本,环境是发展之基。盐都区位于河网密布的里下河生态敏感区,承受着巨大的外源型污染压力。为确保大市区饮用水源安全,盐都区扎实推进“清水走廊”工程建设,对30.3公里蟒蛇河水域、26.8公里朱沥沟水域及相应两岸232平方公里饮用水源保护区负总责。真正把生态红线作为保护生态安全的“生命线”、维护公众健康的“保障线”、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警戒线”。

3年来,盐都区生态红线保护范围不断扩大,受保护国土面积比例达23%;低碳、循环、绿色的产业体系逐步形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到30家,112家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企业认证和清洁生产审核。全区认证农业“三品”160个,“三品”种植面积占作物种植总面积的85.4%,该区被评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县”。

向生态保护要发展红利。盐都区累计投入13亿元,实施“退渔还湖”、“引江入湖”工程和盐龙湖生态风景保护区工程,实现“河清、水净、岸美”管护目标。30平方公里的大纵湖,围网养殖一度过密,水质退化。盐都区拿出1.2亿元“退渔还湖”1万多亩,重拾一池碧波,全力打造国家5A级风景区。“今年上半年游客已达到3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5000万元,开始由新经济增长点向增长极过渡转变”。大纵湖旅游经济区管委会主任唐小荣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

为了根治面广量大的农村面源污染,盐都区实现区域集中供水、垃圾收集处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四个全覆盖”,以创建成果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9月21日,在盐都区村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调度中心一面墙的大屏上,实时显示张庄、鞍湖等18个垃圾中转站的运行情况。一旦垃圾和污水的形象示意图显示已满,垃圾清运车和吸污车随时接到指令立即出车赶来。调度员下达指令后3分钟,屏幕上出现几辆车奔驰的身影。

针对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工作覆盖范围广、运行节点多、转运车辆多、运行周期长等复杂情况,盐都区投资1000万元建起了村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调度中心,在全市率先、全省领先打造了信息化管理平台。

“垃圾中转站压缩箱、污水池警戒水位线处都安装了传感器,当垃圾量、垃圾渗滤液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调度中心监控平台可以收到警告,准确掌握各中转站垃圾量、水位监测信息,从而及时调度车辆。图案由绿变红,就表明垃圾或污水满了,我们用物联网传感技术管理垃圾清运。”盐都区城管局局长姚维斌指着监控画面向记者介绍说,全区20万农户每年产的8.5万吨垃圾,全被我们收集送到发电厂焚烧,村庄、河道再无垃圾踪影。

盐都区实施畜禽粪便治理工程,推动种禽场与有机肥厂开展合作,2012年,在大冈镇建成畜禽粪便处置中心,为根除养殖污染提供有效保障。该区国控污染源全部安装了在线自动监控系统,实现省、市、区并网监控,数据实时传输,提升了污染源监管能力。建立环保信访首问负责制、污染事故报告制、污染纠纷查处制等,快速处理各类环境信访,信访处理率保持在98%以上,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率达95.2%。

盐都区投入数十亿元攻坚农村环境质量,根治农村面源污染,使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每个镇都建立污水处理厂。在全市率先实现“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垃圾集中处理全覆盖。全区实现区域集中供水、垃圾收集处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四个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成为苏北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六个县(市、区)之一,全区11个镇(街道)已全部创成市级生态镇(街道),有9个创成国家级生态镇(街道),创建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市之首,让广大群众真正享受到生态建设的成果。

用生态理念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是盐都转型升级的“路径自觉”。尽管缺项目,但他们挑选项目的严苛程度却超乎寻常,让产业竞争力追着环境竞争力跑

“今年以来我们项目评审组已否决了56个招商引资项目,协议投资额近100亿元,其中环保未通过的占了三分之一。”9月23日,盐都区发改委主任李庆銮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否决的几个数亿元的项目脱口而出,而让他当时最为难的是一个大项目,6月中旬,盐都区有关部门拟引进一个铜制品加工项目,投资额达20亿元,但由多个部门组成的项目评审小组经过两次现场认真考察后,认为工艺不仅仅是物理加工,还有化学反应,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最后还是忍痛割爱了!

盐都区坚持“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环保生态”的原则,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转型,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风电装备、通讯电子、新材料3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涌现了像华锐风电、翔宇环保等一批行业龙头。精密齿轮、涂装设备、输变电等特色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引导企业和项目向12个重点工业园区集中,促进工业企业集中布点、集中治理、集中控污、达标排放。3年来,盐都区先后有186家企业完成“提标升级”任务,实施工业污染减排项目38个,全区已建成市级86家、省级43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全区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3%。

在占地8亩、投资1300万元建成的尚庄镇污水处理厂,尚庄镇党委书记李晓东对记者讲了个他亲历的“环保故事”:该厂日处污能力达1000吨,有人说是“帽大一尺,浪费”。没想到,上海金火炬精品钢线公司找上门来,说要投资3亿元落户,这是为何?因为企业治污能力要与污水处理厂匹配,否则环评通不过。而一圈跑下来,周边污水厂设计能力偏小,只有这个厂够格,他们便不请自来。“现在我才体会到,抓生态就是抓经济,抓环境就是抓招商引资。”李晓东深有感触地说。

坚持生态与产业并行,环境与民生共进,盐都干群正齐心合力共举创建国家生态区这支如椽大笔,浓墨重彩地描绘魅力盐都生态之美,努力建设创业活力区、开放先导区、生态示范区、幸福和谐区,全力打造绿地常在、碧水长流、空气清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新盐都。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554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