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车工周新女在纺机前一站就是20多年。
上世纪50年代的织布机沿用至今。
紧邻西湖的都锦生。
90多岁的李纪祥还能操作丝织机。
轧花打板技师邵建国。
织锦作品《韩熙载夜宴图》。
把纬管装入梭子。
前不久,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杭州有礼》全市域一体化传播大型融媒体行动中,都锦生创作的织锦画《辉耀大运河》,入选最受欢迎的十大杭州好礼。
这幅画,采用58道古老的织锦技艺和千万根彩色丝线,将火红晚霞辉映下的拱宸桥、桥西直街、悠悠运河、高楼大厦等织就在画作之中。
古法工艺,百年坚守。100多年前,出生于西湖边茅家埠的都锦生凭借创新的织锦技术在杭州创立了“都锦生丝织厂”;百年后的今天,同样也是在西湖畔,当记者一把推开位于龙游路的都锦生织造车间大门,时光仿佛又回到了半个世纪前——迎面而来的是老式机械丝织机“咔嗒咔嗒”工作声,纺织女工们守在织布机前,双手翻飞、穿梭往复……
古法工艺 百年坚守
溯源杭州织锦,要从五代十国开始,吴越国王钱镠在杭州设立了官营丝绸作坊——织室,网罗了有高超技艺的“织锦工”300余人,后经宋、元、明、清、民国的发展直至现代。
都锦生便是在杭州如此浓厚的丝织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从浙江大学前身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学习丝织专业毕业后,都锦生便开启了“大学生创业”。1921年,既会织锦又会摄影的都锦生首创黑白丝织风景织锦,把中国的织锦技艺推到了新的高度。他发明了由经面逐步过渡到纬面阴影的立体组织结构,把吊装置和棒刀、抬框巧妙地配合起来,既能织出细腻紧密的织锦底纹,又能织出质地饱满、色彩富丽的织锦花纹。
时间一晃过去100多年,西湖边的都锦生保留着杭州唯一的老式丝织车间;意匠、轧花、克箍儿、换梭、镶边……这里每一件产品都经过严格的58道工序;织锦车间里的挡车工、机修工、打板师、意匠设计师们依旧忙碌着,默默又固执地守护着都锦生的“独家织锦技艺”。
今年61岁的应皆红目前被厂里退休返聘,他在都锦生工作了40余年,“中国十大传世名画”设计基本出自他手,他的父亲也是都锦生的老职工;50岁的纺车工周新女在纺机前一站就是20多年,“这些机器的年份比我年纪都大,2米×2米的桌布,一天只能织出一块”;还有63岁的轧花打板技师邵建国师傅,40多年来一直操作着最古老的轧花机,手上的轧花打孔功夫跟电脑打字一样,又快又准,“这都是40多年练出来的功夫……”90多岁的都锦生老车间主任李纪祥常让女儿推着轮椅从德胜新村赶到他心心念念的老地方——都锦生织造车间里走走,“哐唧哐唧”的织机声,是他耳朵里最美妙的音符。
西湖为魂 中西贯通
生于西湖边,长于西湖边,都锦生非常擅于将西湖山水作为重点创作题材,将中国画与西洋画的表现形式融会贯通后,通过织锦工艺展现出来,形成了特有的艺术风格。
“都锦生和西湖是血脉相连的关系,西湖是都锦生作品的灵魂。”都锦生董事长王中华总结道。1926年,都锦生的织锦产品就在美国费城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奖,被国际上誉为“东方艺术之花”。
杭州收藏家陈爱国致力于都锦生织锦画收藏已有40余年,收藏了大量1915年至1943年期间生产的都锦生织锦产品,其中不乏孤品。之所以钟情都锦生织锦,他坦言,“全国只剩都锦生一家还遵循古法,保存着杭州织锦的传统手工织造技艺,不该被遗忘。”
从创新织锦画技艺,织出名作《九溪十八涧》开始,历经百年光阴,都锦生始终视创新为生命。2年前百年厂庆,都锦生还专门创作了《洛神赋图》《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汉宫春晓图》《百骏图》《步辇图》《唐宫仕女图》《五牛图》等“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系列织锦作品,并举办都锦生百年特展。其中,一幅《汉宫春晓图》长10余米,看过的人都赞不绝口。“这幅《汉宫春晓图》一共用了25万梭织就的,光设计就用了半年多。”都锦生织锦技艺传承人应皆红说。
经过100多年的创新和发展,都锦生已形成了三大系列一千六百四十余个花色品种,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杭州的一张文化“金名片”。作为丝绸之府的杭州仍引领着丝绸产业的创新发展,弘扬着“大国工匠”精神,让“东方艺术之花”继续焕发璀璨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