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从德清实践看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

  原标题:打开县域发展新空间

  ——从德清实践看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

  小县城,如何拥抱新质生产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县域经济是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时面临着科创资源匮乏等瓶颈,基层正在实践中寻找答案。

  杭州向北不到50公里,湖州市德清县占据了天然的区位优势,却有着“大树底下不长草”的担忧。今年以来,德清以最高规格召开“产业强县”暨发展新质生产力大会,主动融入新质生产力发展浪潮,向科技创新要动力,补上主导产业“优而不强”的短板。

  回顾德清发展史,创新基因深入骨髓:上世纪80年代初,濒临倒闭的德清砖瓦厂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创办“科研生产联合体”,被中科院誉为产学研合作“德清模式”,是科研体制改革的一次成功探索。之后,德清锚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无中生有”发展地理信息产业,落地莫干山地磁大科学装置研究院……多年来,德清县研发投入强度始终保持全省县域第二,多次夺得“科技创新鼎”。

  透过这个样本,不妨观察一下,新质生产力如何在县域“生长繁衍”?

  最先一公里

  因地制宜布局未来产业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源头,原始创新又是科技创新的“最先一公里”。但是,原始创新需要高昂的代价和试错的成本,一向以成熟技术应用为主的县域能否开辟这“最先一公里”?

  地理信息小镇鳞次栉比的楼宇之间,浙江莫干山地磁大科学装置研究院藏于“深闺”,像极了金庸小说中的“扫地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宋欣达,隔三差五在北京和德清来回跑,把不少重大课题带到了小县城。

  外界一直好奇,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后备项目,为何落户浙北小县?宋欣达透露,继世界唯一的“零磁”空间落地杭州之后,他们就考虑就近谋划建设地磁大科学装置,积极培育地磁产业,恰好与德清的地理信息产业相近相通。

  “这是一个被忽视的未来产业。”宋欣达介绍,地磁产业是围绕地球磁场发展起来的综合性产业,如地磁导航、地磁探矿、地磁原子磁强计、重大疾病穿戴式监测设备等,目前仍处于原始创新阶段,但相关磁性材料、器件开发已有企业涉足。

  德清“接得住”未来产业吗?“地磁大科学装置研究院落地德清,是因为配套了产业落地项目,实现了长期培育和短期见效的双目标平衡。”莫干山高新区地信发展中心主任汤献国认为,县域单纯地承接原始创新确有难度,但其具备产业基础、要素成本、环境容量等比较优势,如果同时有相关产业项目成熟一个、落地一个、见效一个,那么,县里就有可能探索出原始创新和产业培育并进之路。

  研究院成立不久,零磁装备项目、光腾激光技术项目等率先进驻当地,成立了7家科技企业,虽然刚刚起步,但德清地磁产业扎根起势。与传统“科学—技术—产业”的发展路径不同,德清采取反向操作,先立足本地培育产业和孵化场景,在市场中论证技术的必要性和科学性,再来推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

  无独有偶。聚焦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德清已尝到先行的甜头,打开了新质生产力的想象空间——

  在中科卫星应用德清研究院的微波目标特性测量实验室,六米多高的穹顶设计,内部布满锥形吸波材料,让人仿佛置身于太空之中。

  “这个科学装置能与卫星‘对话’。”实验室负责人刘致曲介绍,实验装置模拟卫星在太空不同轨道拍摄地球的状态,通过扫描精准地将目标物实时状态传输到电脑上,从而去“解码”卫星传输回来的图像数据。

  从理论研究到成果转化,中科卫星应用德清研究院已走过七年,微波遥感技术已应用到航天、国土、能源、海洋等各行各业,也为德清地理信息产业奠定了“行业话语权”。

  这些年,德清充分发挥高能级平台优势,抢滩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集成电路三大新兴产业,并积极探索新质生产力新赛道。今年上半年,全县高新投资占比46.5%,居全省第一。

  “小县城要有大梦想,前瞻布局、久久为功地培育适宜自己的未来产业。”德清县科技局局长应聿央说。

  最后一公里

  家门口的“技术经纪人”

  从实验室到工厂车间,科技成果转化是“最后一公里”,县域如何打通这一堵点卡点?

  从事食品行业的王威有个烦恼:这些年,消费市场刮起“全谷物风”,自己虽已入局,但由于企业自身体量难以支撑起高端人才引进,很难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

  四处“借力”之中,他找到了浙工大莫干山研究院。2020年,德清为补上县域产业层次较低、科研力量薄弱的短板,引进浙工大莫干山校区,并联合成立浙工大莫干山研究院,架起一座高校科技赋能地方发展的桥梁。

  负责接待王威的,是浙工大莫干山研究院执行院长陶鹏。他对企业的烦恼很是理解。“我们一方面紧密关注县内企业需求,一方面有专人对接学校科研成果,甚至长期跟踪学术‘大牛’,做好连接校企的纽带。”陶鹏说,产学研转化难就难在信息不对称,研究院扮演的就是“技术经纪人”角色,负责对接与撮合。

  “技术经纪人”,不是简单地在技术和企业之间“说媒”,还要做好双方“翻译”,甚至还需要“扶上马”。今年6月中旬,王威与手握全谷物营养食品加工技术相关专利的浙工大刘建华教授团队达成合作,三方联合创立新公司:王威的企业占股67%,刘教授团队以技术入股占30%,而研究院则以实验室建设、咨询服务等作价入股,占3%股份。

  “这是一举三得!”王威透露,企业引入研发力量,扩大了产能,浙工大研发团队获得了资金、找到了产业化方向,研究院为当地政府招引到了优质的项目。目前,他们正利用专利进行新产品开发,年底有望在市场推出更为营养健康的全谷物食品。

  在陶鹏看来,科技成果从小试、中试,再到产业化时间较长,对于企业而言充满不确定性。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研究院“陪跑”,甚至帮助对接各类人才、政策和项目补助,通过探索赋权作价入股机制,既让企业吃下定心丸,也能实现研究院的自我造血。

  眼下,研究院还在探索与技术转化专业公司合作,通过联合组建概念验证中心、中试放大公司等载体,完成科研成果“从1到10”的过度,再以自行孵化、技术转让、作价入股等方式实现产业化。

  据统计,莫干山研究院成立两年多来,已与当地企业成立联合研发中心15个,共建院企博士创新站6个,服务企业超100家,通过“技术经纪人”促进科技合作和成果转化项目30多项,签约产业技术服务项目超7000万元。

  除了与家门口的大学共建研究院,德清还与省内外重点高校院所合作,在县域打造高端研究院集群。目前,已与浙大、中科大等院校共建7家研究院,基本覆盖生物医药、地理信息、通用航空、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县域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

  第一资源

  打造专属“政策特区”

  发展新质生产力,“第一资源”是人才。没有大城市的广阔舞台和公共配套,县域如何吸引高端人才?

  招引百个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百家企业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育千名新农人、千名技能人才……今年上半年,德清举办全球引才启航大会,开启新一轮人才与德清的“双向奔赴”。

  光靠吆喝可不行。“德清位于长三角地理中心,距离杭州主城区更是只有半小时车程,对于人才招引来说,很容易陷入‘大树底下不长草’的尴尬局面。”德清县委组织部人才发展研究服务中心主任施维鑫说,只有不断做强创新创业平台,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流动的工作机制,才能破解高层次人才引留难。

  对此,莫干山研究院与浙工大共同实施的“双融计划”和博士后院企联合培养模式,为高层次人才量身打造多维发展路径,成为德清引才的重要砝码。

  “双融”是指校地融合、产教融合,莫干山研究院同时承担为地方和学校引才的双重功能,既为当地产业发展赋能,也为学校提供人才储备。

  去年夏天,在海外求学和工作7年后,悉尼大学计算神经学博士刘羽西成为莫干山研究院智能信息系统研究所的一名特聘研究员。“我从事智能监护和辅助决策临床研究,目标建设一个ICU呼吸支持数字化平台,从而减轻人力检测负荷。”但刘羽西有着自己的顾虑:一方面担心创业失败,错失了留在高校的机会;另一方面如果只待在高校,研究成果可能会只停留在纸面上。

  为了消除刘羽西们的后顾之忧,“双融计划”打造了一个“政策特区”:如果选择自主创业,可借助研究院寻求合作伙伴和资金资源;如果创业有挫折,前三年如能获评相关高层次人才,可以申请入职浙工大。

  相对于“双融计划”的灵活性,博士后院企联合培养模式则在大幅减轻企业用人成本的同时,加快学术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转型。

  作为一家初创型科技企业,浙江海元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兽用疫苗的研发生产,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最为迫切,而一名博士后一年50万起步的用人成本压力不小,还要担心人才与企业是否适配。

  博士后院企联合培养模式解了该企业燃眉之急:由莫干山研究院与人才签订合同,并提供25万元基础年薪,其余由企业承担,人才入驻设在企业的联合研发中心做博士后研究,成果与企业共享。

  如今,“人口小县”已成长为“人才大县”。2023年,德清自主培育国家级人才28名,引进博士141名,新增技能人才9639名、大学生2万名,连续六年获全省人才工作优秀县称号。

  浙江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提出,“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省域路径”。新质生产力和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德清这座城市相遇相融,正是新质生产力区域发展路径的一种积极探索。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43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