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讯 (记者刘璐 严春花)近日,我市印发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重点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等“碳达峰六大行动”,确保如期实现全市碳达峰目标,为实现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撑。
《方案》指出,“十四五”期间,全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初步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二氧化碳排放增量得到有效控制,美丽南通建设成效初步显现。“十五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初步建立,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减污降碳协同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美丽南通建设不断深入,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为实现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撑。
《方案》提出实施“碳达峰六大行动”,其中,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方面,将加快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到2030年,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到50%和45%以上。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严禁违规项目建设、运行。加快推进重点行业提档升级,提升重点行业企业和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大力实施工业节能降碳,持续推广先进适用节能低碳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探索打造一批零碳智慧企业、零碳智慧园区。此外,通过完善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深入组织开展节能监察专项行动等,全面提升节能管理水平。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面,提出要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到2025年,全市光伏发电装机达到600万千瓦以上,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0%。到2025年,煤炭消费占比下降到55%左右,煤电装机占比下降到50%以内,煤电机组供电煤耗下降完成省定目标。增强天然气储备能力,打造沿海千万吨级LNG接收站基地。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进。
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方面,提出到2025年,沿海主要港口大宗货物铁路和水运集疏港比例超过95%,集装箱多式联运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0%,全市内河集装箱运量比2020年翻一番。加快推进交通工具向电气化、低碳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到2030年,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较2020年下降9.5%左右。深入开展全国绿色出行城市、全国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创建行动。到2025年,建成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主城区城市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
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行动方面,提出到2025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城镇居住建筑全面执行75%节能标准,到2025年,新建高品质绿色建筑面积达到160万平方米,创建一批节能低碳、智慧宜居的绿色建筑示范区,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全面执行国家二星级以上的绿色建筑标准。持续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推进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建筑综合一体化应用,探索建设“光储直柔”建筑。
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方面,提出建立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互相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加强风电、光伏和其他新能源、储能装备、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低碳冶金、零碳工业流程再造、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方面技术攻关,围绕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开展技术攻关,围绕智能车联网及信息控制系统等加强技术攻关。支持科研院所和企业创新中心建设一批高水平低碳科技创新平台。鼓励高等学校加快新能源、储能、氢能、碳减排、碳汇、碳排放权交易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绿色低碳全民行动方面,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全面融入国土空间规划、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各级各类规划。提出大力推动绿色消费,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大力打造美丽南通样板,加快江海河湖水系生态廊道建设、造林复绿;统筹推进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打造市区滨江片区岸线整治与生态修复示范段。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组织多样化的绿色低碳生活行动,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