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

首页>地方频道>南通>要闻

海门让新质生产力动能更澎湃

刚刚结束的海门区委十五届八次全会,系统部署了海门新质生产力发展。海门区委组织部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作为,进一步深化产业链党建联合体,进一步强化新质生产力人才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让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能更澎湃、力量更磅礴。

聚焦创新创业

放大产业链党委优势

海门机器人产业链党委建立机器人产业链攻坚党小组,合力推动“负载1吨工业机器人”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小批量试制;链上校企合作研发的农业机器人在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子项目无人化叶菜种植示范园中试点应用……

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科研条件,创新产业链党建工作,海门聚焦“3+3”产业,以更大力度集聚创新要素,在更广范围链接创新资源,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左右岸、产学研构建党建共同体、发展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凝聚强大合力。

“进一步依托和放大产业链党委优势,聚焦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链发展能级。”海门区委组织部负责人说。党委赋能,建强组织,进一步构建“横向联动”与“纵向发展”相链接、“实体型”与“功能型”相结合的“1+N+X+Y”组织架构,形成产业链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聚合资源、服务发展”的新格局,真正把党员聚在链上、示范岗设在链上,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组织保障。要素赋能,集聚资源,全力推动科技、金融、人才等要素的协同发力,产业招商让企业“聚起来”,金融“春风”让资本“活起来”,科技“领跑”让创新“燃起来”,人才集聚让产业“兴起来”,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清单赋能,优化服务,搞清楚企业要什么、我们有什么、工作做什么,通过发出需求、资源、项目3张清单,构建“企业点单、党委派单、专班接单”服务模式,为企业转型、新质生产力发展创造更加优越的营商环境。

多措并举

构筑人才创新创业高地

截至目前,海门累计引育国家级人才145人,国家级人才、省“双创人才”入选数分别连续三年、六年蝉联全市第一,成功培育领军人才企业106家……

新质生产力发展,人才是第一要素。海门坚持以“东洲英才”计划为统领,统筹推进“东洲英才”引进、培养、悦享三大专项行动,持续推出高含金量的人才新政,构建高承载力的科创平台,引育高成长性的创新主体,形成城市与人才相互成就、相得益彰的发展格局,有效支撑海门主导产业链的加速构建,助推海门新质生产力发展。

区委全会要求“以人才队伍为引领,让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支撑更有力”。海门区委组织部将聚焦新质生产力,实施三大举措,进一步构建人才高地。

打造新质“磁场”引才。释放“人才新政新10条”的聚才效应,持续优化完善“三评两审”人才评价体系。锚定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实施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登峰计划”为牵引,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按需支持”方式,靶向引进有实力竞逐新质生产力的战略科技人才,形成以“大人才”创办“大项目”、以“大创新”引领“大产业”的人才格局。

搭建新质“平台”育才。加快推动高技能人才“铺天盖地”,大力加强“中华职业教育社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张謇职业技术学院、海门工匠学院等建设,不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学习借鉴“双元制”等机制,做优“崇謇启行·职通未来”职教品牌,努力培育更多的能工巧匠。

营造新质“生态”留才。有效发挥“东洲英才”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撬动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共同投资,建立覆盖企业孵化、创新融资、产业扩张全生命周期股权基金支持体系。

深入实施普惠托育行动,深化集团化办学,更好融入长三角区域医疗联盟,完善“居家+社区+机构”链式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推动“15分钟便民生活圈”和“15分钟健康服务圈”建设,让各类人才舒心生活、安心发展。

加强能力建设

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来到上海短短20多天时间,实地走访了企业、医院、高校共8家单位,近距离感受科技创新带来的蝶变,也对生物医药领域的产学研融合发展有了新的见解和思路。”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目前在临江新区投资服务中心任职的优青人才黄德林,畅谈了今年5月来到上海市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大健康服务专业委员会实践锻炼的感受。

海门坚持把实践作为提升干部专业化的重要途径,有计划地把干部放在经济发展一线、科技创新最前沿培养锻炼,广泛汲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加快提升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今年以来,海门区探索构建长江口干部共育体系,依托“六线蓄能·百干增智”活动,与上海嘉定,苏州昆山、太仓等联合开展“问学”“比学”“访学”活动32次,积极探索“联合办班”“跟班锻炼”“交流互动”等融合培养方式,推动干部跳出区级思维看发展,在互促互学的竞争中奋勇争先,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探索性工作,各级干部是重要力量。区委全会强调,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全面汇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磅礴力量。海门区委组织部在进一步加大各级干部培训的同时,充分发挥综合考核“指挥棒”作用,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健全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根据区镇差异、部门性质、行业特点,设置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考核指标,充分激发各区镇、各部门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此外,加大对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的支持和宽容力度,探索建立创新产品政府首购制度、鼓励创新的人才等待机制和宽容失败的容错免责机制,从制度层面进一步免除广大党员干部人才的后顾之忧,让更多改革创新的闯将、攻坚克难的干将心无旁骛干事创业。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2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