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炙烤的废墟之上,质子雷达和蛇眼生命探测仪缓缓探入缝隙,随着机器的方向,袁诚玻俯身将耳朵贴在钢筋碎石间,汗水顺着他的下颚滴落在断裂的钢筋上瞬间蒸发。
昨天是缅甸地震第4天,地表温度接近44℃,来自绍兴诸暨贵兴救援队的8名队员在这样的极端环境下仍与时间赛跑,大家都期盼着生命探测仪的屏幕上出现黄色生命迹象。
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发生7.9级地震,这是全球近十年来大陆最强地震。根据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组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当地时间31日中午,地震已造成2056人死亡、3900人受伤,约270人失踪。
3月29日一早,千里之外的诸暨市贵兴救援队在完成向联合国OCHA(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报备后,紧急集合8位队员,携带了质子生命探测仪、蛇眼生命探测仪、AED等医疗装备以及轻型破拆装备,动身前往缅甸。他们中年纪最小的29岁,最大的55岁。
此次出征的8名队员,都参与过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救援和地质灾害业务培训。队员中有几位还有2023年2月土耳其地震、2023年12月甘肃积石山地震以及2025年1月西藏日喀则地震救援经历,年纪最大的队员杨伟江还曾参与过2008年汶川地震的救援。
缅甸当地时间3月31日8时许,贵兴救援队抵达震区曼德勒省,向中国救援队报到,并根据指令赴指定区域,协助开展生命搜索工作。
连续几天的舟车劳顿,到达灾区后大家已十分疲劳,但队员们顾不上休息立刻投入搜救工作。震区信号极差,在与记者断断续续的连线中,他们纷纷表示“顶得住”。
高温天气和持续余震给搜救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队员们的救援服后背都析出大片盐渍,每隔一段时间要补充藿香正气水。队员郭金峰马上就中暑了,但是稍微调整后他立即爬上废墟。由于炎热,加上空气里夹杂着难闻的气味,不少队员陆续出现了中暑症状,为了和生命赛跑,他们想办法咬牙坚持。
“不能停!”队员何占卤说,“现在黄金72小时虽然过了,但在土耳其的地震救援中,我们100多小时后还发现了幸存者,我们相信,一定会有奇迹!”
暮色渐浓,探照灯柱刺破废墟的黑暗,救援队仍在废墟上攀爬行进。截至发稿时,搜救仍在持续,“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必尽百分之百的努力。”袁诚玻给记者发来的微信里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