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片
滨江新区办事处位于靖江城市东南区域,南至长江岸线、北至横港、西至十圩港、东至蟛蜞港,下辖6个行政村、10个社区,常住人口6.8万人,面积26平方千米。近年来,滨江新区办事处聚焦“新城区管理、新社区培育”这一主责主业,围绕“完善城市功能品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这一目标定位,致力服务产业升级、民生事业改善、基层治理创优等重点工作,持续优服务、强保障、惠民生,着力打造功能完善、治理高效、动能充沛的“最美滨江都市”,人民群众生活质感显著提升。
大事记
2005年12月29日,靖江市人民政府滨江新区办事处成立
2006年6月2日,靖江市人民政府滨江新区办事处正式挂牌
2007年7月9日,滨江新区办事处晨阳社区居委会成立,为办事处首个社区居委
2012年9月28日,牧城公园开园
2019年11月15日,全面完成111户脱贫攻坚任务
2019年12月,江阳社区被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表彰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2021年9月,滨江新区办事处被江苏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基层党员冬训工作示范乡(镇、街道)”
2023年11月,滨江新区办事处党工委被泰州市委、市政府表扬为“党建带关建”先进集体。
2023年12月,朝阳社区、康阳社区、江阳社区获评“省健康社区”
数说滨江
焕发产业发展动能
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52.52亿元增长到今年前三季度的78.89亿元,增幅51%。
培育108家规上服务业单位,新增“首店经济”28家、“数字经济”12家、“文化产业”8家,孵化各类市场主体6925家,文商旅质态不断融合,新城人气和活力加速集聚。
提升城市宜居品质
高质量推进12个小区有机更新,完成建筑立面改造126幢,建设小游园、小广场25个,加装多层建筑电梯34台,新建垃圾分类房22处。
水环境治理攻坚行动成效显著,清淤整治河道9条。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提升,建成省卫生村1个,打造泰州新型农村五星级示范点1个,“环境美”的底色更加亮丽。
擦亮民生幸福底色
完善“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打造1个省级便民服务圈和电子商务示范社区,建成1个综合为老服务中心、120个睦邻驿站,拆迁及危房提前安置326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续缴费率达95%,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覆盖率超过97%。
提质升级产业发展增动能
聚焦发展要务,滨江新区办事处积极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着力服务培育好“一城两街”、中健玛玺奥特莱斯综合体、金融中心、文化中心、邻里中心等新城商贸核心板块,打造餐饮、休闲、文化、健康等消费集聚区,举办“慈善公益集市”“睦邻文化互动”等特色活动,提升文商旅融合质态,为新城聚人气、添活力、促消费。深化“一城两街”商圈党群服务驿站、农商银行“金融+”党建联盟共建共享,坚持问需于企、问计于企,以高品质服务助力高质量发展。
立足“多条腿走路”,滨江新区办事处持续在村级经济发展上下功夫,全面梳理辖区低效、闲置土地,并结合各村资源禀赋,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站建设、农村电商、特色农副产品培育等可持续发展项目,不断创新村集体经济增收模式,共同推动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上半年,滨江新区办事处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定增长,消费能级进一步提升,商业服务业营收平均增幅超48%。
强基固本基层治理显活力
聚焦创新赋能,滨江新区办事处充分发挥社区“大党委”功能核心,积极探索“社区合伙人”模式,调动驻办单位、社区共建单位协同补位,一体推进社区党建、商圈联建,形成基层共建“大合唱”。
构建社区引领,职能部门报到,党员、网格员、居民代表、物业公司等各方协同的“1+4”社区联动机制,形成“实事共办、要事共做、难事共解”治理格局。
完善“三事分流”基层协商体系,用好“社区、网格、楼院”三级议事机制,大力推广“绿地认养”“楼道众筹”等示范项目经验做法,以群众身边小事为切入点,搭建协商自治平台,共议治理对策,形成社区、社会、居民共抓共管的治理格局。
持续做优“精微网格”,收集社情民意、回应民生关切、处理诉求矛盾。建立“1+1+X”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健全问题闭环处置机制,实施网格员领办“为民微项目”,提升服务群众质效。
善作善成幸福生活有质感
聚焦民生保障,滨江新区办事处持续提升社区宜居品质,有序推进老旧小区宜居化改造、电梯加装、安置区设施更新提升、社区居家养老阵地升级等惠民实事。今年以来,多层住宅小区新加装电梯10台,实施城市清洁行动解决固废、占道经营等问题600余件,开展公益助老服务260余场,完成35个架空层整改,完善各类消防设施46处,处置住宅小区消防安全问题986个。
依托办事处社会组织培育中心,抓好社会公益组织培育,壮大为民服务“朋友圈”,全方位丰富助老助困、助残助医、志愿公益、便民服务、慈善捐助等民生服务内涵。激发“红芯”组织示范作用,统筹协调“五社”力量,进一步激活并整合社会资源,为“一老一小”、特殊群体提供专业化、精准化服务,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聚焦“老有颐养”布局养老服务阵地,整合公益平台资源,打造为民服务矩阵。吸纳社区为老志愿者、热心邻里等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完善“时间银行”“志愿积分”等激励机制,推进阵地精细化运营和管理,构建社会化大养老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