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

首页>地方频道>淮安>要闻

我市多措并举打出“组合拳” 跑出多式联运“新速度”

2023年,我市公铁水多式联运量达51.28万标箱,同比增长8.44%。其中公铁联运量达8.23万标箱,同比增长1.96%,铁水联运量达3.02万标箱,同比增长343.12%,发送量较去年实现翻番,2020年以来我市铁水联运量连续四年增长率达30%以上。

一是建立专项工作机制,推动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市级运输结构调整工作机制,成立工作专班,统筹协调运输结构调整各项工作;市港口物流集团联合市商务局、淮安海关等部门成立“沪淮通专班小组”,定期对属地外贸企业开展联合拜访和市场推介。

二是推动联运线网优化,促进运营水平提升。淮安-上海海铁联运班列成为苏北地区首条定班定点的海铁联运班列;连云港线、上海外贸线入选省级多式联运精品试点线路,全省仅16条。

三是加大联运装备投入,巩固夯实联运基础。2023年4月,淮安港新造2艘150TEU集装箱船投入使用,该船型为江苏省内河最大标准化集装箱专用船舶,较96TEU集装箱船舶单箱成本可降低10%;11月,新打造的300只标准敞顶自备箱顺利交付使用。

四是优化联运组织模式,提升上海港ICT(内河集装箱中心)项目运营质效。大力推广“海河联动、沪淮同城”作业模式,依托上海港空箱及航线资源、费率优惠政策等优势,成功引进全球最大班轮公司马士基加入陆改水运输,2023年我市ICT项目完成1.47万标箱,同比增长35倍。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30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