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工智能+”成为一大核心关键词。“人工智能+”+什么?3月21日,“长三角(南京都市圈)科技合作专场活动”走进建邺区举办人工智能产业专场活动。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场分别与长三角三家创新型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以“人工智能+”赋能家电智能装备、机器人研发和信息基础设施运维。
南京星邺汇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政府事务部孙雷此次代表企业与北航签约,双方将共同进行群体智能大模型技术的场景验证研究。“我们是做信息基础设施运维的,希望能借助北航的技术进行系统故障提前预判预警,并把排障准确率从70%提高到90%。”孙雷用一句话总结他对“人工智能+”的期望,“希望能实现故障1分钟发现5分钟定位10分钟处理。”
南航教授刘学军代表创新团队与安徽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进行AI在白色家电智能装备设计上的应用项目签约。“项目将依托我们自2007年就开始研究的人工智能辅助工业设计技术进行。”她介绍,该技术已于2016年起进行试点应用,目前在航天飞机型号设计方面表现优异,能大幅提高设计的效率和质量。“其实,在工业设计领域底层逻辑是相通的,我们希望借助此次合作机会,将技术推广到更多工业领域,以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
活动特别设置高校人工智能科技成果推介环节。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东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分别进行了成果推介。建邺区科技局与南京遇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谋划建设“南京中央科创区—上海(长三角)高校院所联络站”。复旦大学“A3S3软件agent生成平台项目”、南航“AI辅助工业产品设计”等人工智能项目进行了路演,南京南机智农农机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掌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围绕智慧农业、AI agent等领域发布多项技术攻关需求。多家高校科研团队与企业达成初步对接意向。
本次活动以“智汇长三角,创领新未来”为主题,由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建邺区科学技术局联合主办,南京遇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金鱼嘴基金街区发展中心、东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建邺分中心、建邺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共同承办,建邺区科学技术协会协办,共吸引了50余家科技型企业参与。南京河西中央科创区管委会筹备组还进行了园区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