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东疆大地项目建设现场却热火朝天。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牢固树立“开年即开工,开工就实干”的鲜明导向,以“竞”的精神、“拼”的冲劲、“干”的担当、“争”的信念,更大力度掀起项目建设新热潮。
2月11日,全市项目建设和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召开,吹响项目建设和新型工业化的“冲锋号”。一季度只剩40多天,奋进中的启东,全域向前冲,干出“开门红”,为全年“满堂彩”打下坚实基础。
项目开工擂战鼓
2月17日上午,拜耳健康消费品供应中心基地项目建设现场,施工队伍正开足马力进行基础施工,项目规划用地100亩,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各类口服固体制剂20亿片,目前项目已完成桩基工程建设。
今年以来,启东市持续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坚持在项目质态上下功夫、在项目层级上找突破、在项目规模上求实效,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快投产,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2025年江苏省重大项目清单中,启东共有拜耳、惠生等9个项目上榜,总投资额441.3亿元,项目数量列南通第一。
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启东惠生海工装备基地项目举行开工仪式。项目总投资90亿元,计划今年底陆域生产设施建成投产。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年产2至3艘中大型浮式天然气FLNG装置,预计年新增应税销售200亿元。启东市委、市政府建立主要领导挂帅、每周协调推进机制,组建项目报批攻坚组。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工作人员频繁往返南通和南京,全程代办,推动项目早开工、快建设。
聚力项目提速,“干”出磅礴气势。一季度,全市计划新开工产业项目29个,计划总投资298.1亿元,涵盖海工及重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等领域,每一个项目的开工,都将为启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集中签约聚合力
2月10日下午,2025启东(上海)产业发展合作恳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总投资35亿元的高端海工装备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30亿元的能源装备配套产业基地项目等33个重大项目、外资项目、专精特新项目进行了签约,投资总额达270.6亿元。
今年以来,启东市瞄准产业链条精准招商,完善攻坚机制全程招商,围绕临港重装备制造、海工船舶、新能源等海洋产业,引进一批生物制剂、半导体装备及材料等产业细分赛道“含新量”高的企业,精准绘制低空经济等招商图谱,各区镇组建专业型、实战型的招商攻坚团队,形成“跨部门协同、跨领域突破”的立体化招商格局。
吕四港区镇盯大盯强盯紧招新引优,抢占海洋产业集聚“新高地”,坚持先进制造业和服务贸易业双轮驱动,聚焦海工装备、电动工具两大重点产业,扎实打好延链补链强链“组合拳”。2月3日下午,在吕四港投资环境推介会上,藤友激光水平仪生产等5个项目签约,总投资额达18.5亿元。
春节以来,启东经济开发区驻点招商人员全员出动,积极开展外出路演、登门拜访活动,通过产业基金招商、专业机构招商、行业协会招商、市场化公司招商等途径,不断扩大招商“朋友圈”,实现招商引资量和质的双突破。2025年,园区计划新签约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40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5个。
营商环境再优化
连日来,位于惠萍镇的东晟智造产业园内,总投资1.3亿元的环保设备制造项目正加紧进行内部装修,预计3月份投产。“感谢镇政府提供的帮助,让我们第一时间进驻崭新的产业园。”提起惠萍镇的营商环境,项目负责人杨兵连连称赞。
近年来,启东市持续擦亮营商环境“金招牌”,充分发挥“万事好通·益启企”4.0版宣传带动作用,用好用实“企业服务中心”线上线下多渠道服务优势,全力打造企业有得、社会有感的营商环境。聚焦项目推进全流程,常态化落实“落地即筹建、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模式,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进度。2024年以来,全市已实施“拿地即开工”项目27个,在拿地后3个工作日内可实现五证齐发。
近日,启东市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朋友圈再添“新伙伴”,启东市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嘉兴市海盐县,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六安市霍邱县正式签订了“跨省通办”协议,实现了浙江、安徽两地“跨省通办”朋友圈零的突破,“长三角”区域省级全覆盖,101项政务服务事项一窗通办,88项政务服务线上跨省通办。
接下来,启东市将进一步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动更多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全面畅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充分发挥项目服务“管家”团队代办、帮办作用,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
放眼东疆大地,各领域重大项目实干争先、合力冲刺,书写着勇当全省向海图强龙头板块的奋进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