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吉安贤
最近一段时间,在市区不少交通要道口,发生行人被机动车辆撞伤事件,而大多数事故都是行人无视交通信号灯的存在,闯红灯造成的,对于这一普遍现象和老大难问题,相关部门举措不断,但收效甚微,最终归结为期待公民文明素质的提升。那么,市民闯红灯现象,如何才能得到遏制呢?
现象:行人闯红灯很普遍!
每天的早高峰和午高峰期间,记者到市区多个路口观察发现,行人闯红灯、翻越栏杆等违法行为时常发生,尤其闯红灯现象很普遍。10月21日上午7时30分至8时50分记者特意守在新浦海昌路和海连路交叉口,察看行人闯红灯现象。记者注意到,该路口地处繁华路段,附近还有多所学校,早高峰车流、人流密集。我们看到,不断有行人无视红灯穿越车流,其中不乏牵着儿童的成年人。
7时36分,十几名行人都在等绿灯亮起时,一名年轻男子从人群中跑了出来,沿海连路由西向东闯红灯而过。见其成功“上岸”,一些行人纷纷效仿,交通秩序顿时变得混乱不堪。
最让人心惊胆战的一幕发生在8时15分。一对年轻夫妇推着一辆婴儿车沿海昌路由北往南走来,车内坐着一名看起来不到一岁的婴儿。两人竟推着婴儿车闯红灯,慢悠悠地向马路对面走来,一些正常行驶的车辆被迫停车,目送他们到达路边。
当天上午10时许,记者乘坐BRT公交车来到墟沟中华路和海棠路交叉口,看到路口人流量和车流量比较大,这里有3名交巡警在指挥交通、维持秩序。然而,仍有不少“趁乱”闯红灯的行人。10时05分,很多行人在东西向红灯未变绿灯的情况下,穿越海棠路而过,好在,机动车司机都放慢车速或停下等其通过。随后,我们在该路口发现,这里行人闯红灯的现象非常常见。
管理:现场处罚难度很大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行人闯红灯属违法行为,执勤民警有权对其罚款10元。但出于人性化考虑,避免开罚单等程序影响交通的畅通性,多数以劝导为主。
事实上,很多市民不听劝告,以为不痛不痒,丝毫没有意识到闯红灯属于违法行为。在新浦通灌路和朝阳路交叉口,一位执勤民警告诉记者,罚款是很难执行的,机动车闯红灯还可以根据摄像头拍下的车牌进行处罚,而涉及行人、电动车、三轮车就较难监管,“闯红灯的动作都很迅速,我们两条腿是追不上轮子的。”执勤民警无奈地说。此外,尽管有采取过摄像头抓拍通报、志愿者劝导等方式,但效果都不理想,还是希望市民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记者询问多个闯红灯的市民,多数都不知道自己行为已经违法,甚至有些市民还回答:“你们就爱吓人,我过个马路还违法了,罚款完全是扯淡嘛。”据执勤民警介绍,有些行人不仅不听劝导,还以耽误他们时间为由大发脾气,态度非常恶劣。
观点不一:
有人主张以教育为主
有人认为加强处罚很有必要
针对如何减少市民闯红灯现象,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一部分市民,对于是以教育劝导为主,还是加强管理为主,观点不一。
家住新浦南小区的市民陈先生表示,市民出行闯红灯现象,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市民的整体素质提高还是要通过各种方式的引导和教育来实现和提升,而不能以罚代管。
市民胡女士则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闯红灯的市民进行罚款处理的管理。这不失为一种迫不得已之举,从矫正不良社会习惯、改善公共环境、加强公民社会责任感的角度看,的确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
还有一部分市民则认为,解决闯红灯顽症,指望于公民素质和自我约束力的提高,还有一个长期的过程。实践中,加强对行人闯红灯的处罚,也很有必要,只要长期严格管理下去,这一现象一定会得到改善,对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形象,大有裨益。行政处罚不是惟一的手段,以各种形式展开的持续的公共道德教育也是必要的。
图为记者在连云区海棠路和中华路交叉口拍摄的行人闯红灯镜头。